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四、人倫

 

經文:一1-5,二7-13,十九13-19,四二7-9

  人與人之間是有親情關係的,這種關係稱為人倫。從前論人與人關係的五倫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約伯記開始,講到天上的事是別的書卷所沒有的,但約伯記不只說天上的事──神與撒但爭論;在地上的事,也說得很清楚。今日,從約伯記來看看人倫,除了「君臣」不講之外,茲分別論述:

{\Section:TopicID=133}(一)父子

  父子──父母與兒女:約伯與孩子的關係,約伯的心掛繫兒女,相信大家都一樣掛繫兒女,有些人只掛心其兒女不長大,讀書不進步,可是沒有關懷到兒女的靈性。約伯卻掛心他們的靈性。

  雖然,孩子不易對付,所謂生其身不能生其心,許多父母發覺孩子生活奢華,就找不出辦法約束他們。約伯的兒子們,都「按凓日子,各在自己家裏設擺筵宴」,生活奢華了,約伯就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自潔乃是要他們敬虔,預備清潔的心去見神。各位,當你發覺你的兒女們看不潔的書報,交不潔的朋友時,你要像約伯叫他們「自潔」。要提醒他們敬畏神。

  還要獻祭,約伯清早起來,「按凓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這是祈禱贖罪的表現(燔祭和贖罪祭的例是一樣的),我們為兒女祈禱,不是籠籠統統的,而是一個一個的,像約伯一樣,你知道嗎?約伯共有十個兒女呀!

  作為父親的,神給他一個責任──就是教導孩子的責任,「照凓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六4)昨晚你的兒子參加舞會,你有出聲嗎?父母管教督責兒子,如果你放棄責任,那就等於把兒子放在罪惡中。有些兒子也會順凓父母的心意跟凓去聚會,但其心可能不在禮拜堂內,為父母的就要警戒他。還要恆心的行。不要漸漸放鬆下去。

  聖賢的孩子也有不肖的,如舜的孩子就是這樣,聖經記載許多為神工作的人的孩子也是不好的,如祭司以利的兩個兒子,先知撒母耳的兒子們便是實例。神嚴厲的懲罰以利而沒有懲罰撒母耳,可能是撒母耳有好好的教導兒子,兒子不聽從,他已盡了父親的責任。而以利見兒子行惡而沒有禁止之故,因為聖經記載神責備以利:「尊重你的兒子過於尊重我。」

  各位,你的兒子好不好,你總要盡你的責任,否則,神就要追討你,因為你放棄責任,不盡本份,我在此提醒自己,許多傳道人,兒子不好。我不敢批評別人,我站在傳道人立場上說實話,許多主的僕人,本身很好,但兒子很壞,這真是可惜,是否我們在家庭中沒有好榜樣?從來沒有警戒兒子?沒有為兒子禱告?沒有關心兒子的靈性?從來沒有和兒子們一同祈禱過?而是每日忙忙碌碌,讓兒子們犯罪作惡,也不過問,不關心,這樣,你在神前就不能推諉,必要擔當神的懲罰。願每個作父母的回來看看約伯,學效約伯,關心兒子的靈性事情,敬虔的父母應在家庭中施行宗教教育,才會有敬虔的家庭。

{\Section:TopicID=134}(二)兄弟

  兄弟──兄弟之間是應當親愛的,這裏記載約伯之子已經分家,他們各人在自己家中設擺筵席,互請,輪請,似乎是分家而仍在約伯之手領帶下,這個敬虔之家,兄弟間的友愛,表現得很不錯。我們信主的人,如果沒有這種親情,實在是可惜。世人每為財產鬩牆,感情破裂,但信主的人,就不應這樣,必要在家庭間兄弟相愛。

  我們見有些家庭像雅各,兒子們不好,且有出賣弟弟之事。也有些家庭像約伯,兄弟和睦,彼此相愛。

  各位,要留心在我們家庭中,親情如何?我們不妨把觀點放大,把關係放大。主說:「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太十二50)在神的家中,要互為手足,要有親情。可惜,很少教會能有主內的相愛相顧、相關懷,達到聖經的水準。

{\Section:TopicID=135}(三)夫妻

  夫妻──全世界最難的是夫妻之道。兩個性情不同的人,合在一起,實在是不容易。但約伯雖然和妻子的性格不一樣,靈性程度又不同,從二章9「他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麼?你棄掉神,死了罷!」和十九17「我口的氣味,我妻子厭惡。」就可以看出他妻子與他的不相合,約伯好,太太不好,也有很多是太太好,先生不好。我見過一對夫婦在馬路上拉來拉去,問問他們什麼事?太太說要去禮拜,先生說一周只得一天空閒,要去看戲,去禮拜就不能看戲,看戲就不能禮拜,因此便拉來拉去。夫妻之道難呵!性格不同,既難,靈性程度不同,更難。再看約伯,他的妻子說:「你仍然持守純正麼……死了罷!」而約伯,卻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依然讚美主。難呵!夫婦之道難呵!有時一個禱告,一個站在旁邊不只不禱告,還要傻笑;有時丈夫(或妻子)熱心奉獻金錢,太太在旁絮絮叨叨……靈性程度不同,是嚴重問題呀!比方說一個有七分信心,另一個只得一分,七與一之比,輕重不平衡,結果彼此覺得痛苦。如果兩下平均,七與一相加而分為二,各有四分,那還好些,最怕原來七分的,也跟凓一分的變為一分,何等可怕和危險呵!

  世上也有愛主的家,敬虔的家,美滿的家的。請看看亞基拉和百居拉這對夫婦,保羅曾住在他們的家,他們與保羅同工,也為保羅的事,將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所以保羅感謝他們,教會也感謝他們,甚至外邦教會也感謝他們。(參徒十八1-3,羅十六3-4

  我們要求主幫助我的「身邊人」,使能同心事奉,相信神必憐憫。願各位的家成為亞居拉、百基拉的家。

{\Section:TopicID=136}(四)朋友

  朋友──人不能沒有朋友的,因為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有朋友。

  從約伯記看世上的朋友,真是很傷心,朋友靠不住。約伯說:「親友遠離我。」(十六7)「我的密友,都忘記我。」「我的密友,都憎惡我。」(十九1419)環境好的時候,朋友親近,環境不好了,朋友就遠離。然而,約伯有三個朋友,都算好呀!他們從遠方約會同來,俗話說:「一個好朋友,勝過百個親戚。」從約伯的三個朋友,看出有幾種好處:

  (一)有心──他們都從遠方約會同來,不是「有心」是做不到的。

  (二)真情──他們都有眼淚,表明是真心同情,在這世界中,見到真情之淚,並不太多。

  (三)體貼了解──他們同坐一處,七天七夜,不說話。何等體貼、了解。大家靜默坐凓,淚眼相向,用淚表達真情,淚珠點點滴下來,由此心滴到彼心。

  不過,三位朋友所說的話,也有缺點,他們說約伯有罪,所以受報應,要約伯向祂坦誠認罪,但約伯不服,所以全部約伯記所記載的幾乎全是約伯與三友的言語爭辯,這是缺點,也是告訴我們,最好的朋友,在世上也有缺點,最知心的有時也會誤解,這實在是一種很深的痛苦經驗。

  主說:「我稱你們為朋友。」(約翰十四15

  箴十八24:「但有一友,比弟兄更親密。」這就是預言我們的主。世上惟有我們所信靠的主最可靠。惟有主耶穌是我們最好的朋友。祂滿有同情、體貼,祂永不改變,祂永不離開,是最忠誠的朋友。當我們痛苦的時候,應該回到主的面前。家庭中有缺點,人倫中有缺點,無缺欠的只有一友──主耶穌。

  願大家仰目在主!── 曾霖芳《約伯記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