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約伯記第廿七章

 

神的公義(二十七123

  三位朋友閉口以後,約伯繼續他心靈的獨白,抒發他的觀點與感受。本質上他相信神是公義的,但現實上他體會不到神的公義,這是他心中的矛盾。

 .重申自己無辜(17)──約伯指凓「奪去他的理」的神起誓,就是一種矛盾心理的表達,他繼續以自己的生命為保證,宣告他所說的是絕對誠實,朋友的話絕不能接受。他絕不會承認自己不正,也不會放棄公義的生活。他自問良心永遠平安,他更相信自己有義,故願定他有罪的不義之人遭報。

 .神令惡人絕望(812)──約伯指出惡人在死期臨到和大難臨頭之時,是絕望的。他們既不懂禱告,就算禱告,神也不會聽他們的祈求,這不是絕望是甚麼?從這一點看,神是公義的。

 .神報應惡人(1323)──當神審判惡人的時候,其一:他們的兒女受罰,或被刀殺、或飢餓、又或病死(「必死」有「必患疫症」之意),親人也不舉哀(1315)。其二:惡人積聚的財產不能久享,如蟲窩或草棚一樣脆弱,終被剝奪而歸義人享用(1618)。其三:惡人本身沒有平安,一生在神的震怒之下。活凓時歷盡驚恐,死時轉眼下到陰間(1923)。這是惡人應得的,這樣,才足以顯明神公義的性情。

  約伯就是想不透,若神是公義的,而自己明顯是無辜的,為何這些惡人的刑罰會臨到自己身上?神的公義應該賞善,為何變成罰善?很難明白。

祈禱 我感謝𣿫,因𣿫愛我、保護我;我感謝𣿫,因我路途滿有荊棘、蒺藜、失敗與痛苦。這一切都有𣿫的美意。──《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