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下第十八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十八1~18)
兩軍對壘,尚未交鋒已看出兩軍的士氣截然不同。押沙龍親率士兵出戰,大衛的元帥卻不准他上陣,大衛有忠勇的精兵,有周詳的戰略;押沙龍雖然人多,卻是一盤散沙。雙方一經接觸,押沙龍的軍隊隨即大敗,這是一場奇妙的戰爭,敵人死於樹林的比死於刀劍的更多(8)。很明顯是神協助大衛。正如保羅所說: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八31)?
押沙龍的死是活該的,他的罪惡滔天,死有餘辜。從9~18節的記述可看到他生命中的矛盾:
① 由於人強馬壯、聲勢浩大,滿以為此次戰爭必勝無疑,誰知一敗塗地,非他始料所及。
② 值得炫耀過人的地方竟成為致命的禍害──美麗的頭髮被樹枝纏住,卒遭殺身之禍。
③ 為要名垂千古,為後人景仰而立石柱以留名,誰知卻成了他慘死葬身之地。
④ 他本有兒有女(十四27),不知是否他們早已夭折的緣故,故此他說自己沒有兒子(18),這是神對人的咒詛。
在勝利凱歌聲中,加插了約押違背王命將押沙龍殺死一事,使勝利的歡樂蒙上陰影,而約押亦不得善終。
提醒 你有恃肉體的好處而驕傲嗎?
慈父心腸(十八19~33)
從今天的經文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大衛矛盾的心情,他既要記掛戰事的進展及結果,又恐兒子押沙龍遇害。臨出兵前,他明明的吩咐三個主帥要寬待押沙龍,這是何等令人困惑的事,彼此爭戰,當然希望能除滅敵人,既要與押沙龍對敵,又怕傷害他,這是一場甚麼戰爭呢?
亞希瑪斯不敢將押沙龍的死直言,只婉轉的報上平安。其實約押明知亞希瑪斯這次報訊是不得要領的,奈何他堅持,苦苦哀求約押准許他去。他懷凓興奮的心情追過古示人,第一個將消息傳給大衛。可惜大衛只關心押沙龍的安危,對勝利的消息卻無動於衷。當古示人直告押沙龍已死的消息後,大衛隨即離座,上城門樓去哀哭。他深愛押沙龍,聽聞他慘死,愛子情切,顯出慈父的心腸。雖然押沙龍忤逆,大衛還是恨不得替他死。另一方面他這樣悲痛乃因感到自己罪孽深重,禍延子孫,何忍見子女因要承擔自己的過錯而受咒詛,他內心的痛苦是可以理解的。
難得的是他一直沒有發怨言,甘心順服神的帶領和管教,他的生命經此一役變得更成熟,對神更認識,他愛子女,同樣知道神愛他,他所寫的詩篇足以證明這一切。
思想 大衛為了忤逆的兒子離世而如此哀慟,神甘心讓祂愛子為我們死的時候,可想祂的悲傷是何等的深?──《新舊約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