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第十六章
神在利未記裏給祂的百姓定規了七個節期,在申命記中,神卻讓祂的百姓注意三段的節期,或是說三組的節期。祂要藉著這三段的節期,帶領祂的百姓在祂的心意中生活,彰顯神在創世以前所定下的榮耀心意。
“你要注意……向耶和華你的神守……節。”(1)神說要注意,那就是認真要注意,因為神重視這個,祂才嚴肅的告訴百姓要注意。神自己先注意了這些節期,神的百姓也該注意這些節期,不管是甚麼理由,都不能忽略這些節期,因為神榮耀的安排要藉著這些節期顯出來。”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一年三次,在耶和華你的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他。”(16)神把所有的子民都包括在這朝見祂的範圍內,沒有一個可以例外不去見神的面,在神所定的日子中,一定要聚在一起見神的面。
逾越節——在救恩的認識和經歷上更新
神首先把祂的百姓帶回逾越節的歷史裏,從守這個節期的意義,使他們明白神永遠的心意。”你的神在亞筆月夜間領你出埃及。”(l)這個節期是在夜間開始,目的是脫離埃及,進入神所應許的迦南,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正是從黑暗進入光明。預表救恩的逾越節所表明的,就是脫離黑暗的權勢,進入神榮耀的豐富。
在申命記中,神提及逾越節,不再是詳細的告訴他們怎樣去過節,而是藉著這節期引導人去明白神的心意。逾越節是人在神面前蒙恩的開始,蒙恩的人須要明白神顯明恩典的目的。神作工不是停止在人僅僅得救的事上,祂有榮耀的心意要藉著得救的人去成就。所以對救恩的認識和經歷必須不住的更新,好使我們進入神的心意更深,不至於老是停留在僅僅得救的地步。
七日之內要吃無酵餅
逾越節是神拯救的起頭,神在申命記裏一提起逾越節,立刻就轉入無酵節去,在三段的節期的名稱中,無酵節就代替了逾越節(參16)。因此,我們看出了逾越節是這段節期的序幕,而無酵節纔是這段節期的主要內容。神的拯救不是停在工作的開始,而是要成就拯救的目的。拯救的目的在恢復神的性質和性情在人的身上,所以逾越節立刻就轉人無酵節,這樣就突出了神的心意。
在逾越節裏,把祭牲獻給耶和華是不可缺的,這祭牲是百姓所要吃的。“你吃這祭牲,不可吃有酵的餅,七日之內要吃無酵餅,就是困苦餅。(你本是急忙出了埃及地)……在你四境之內,七日不可見面酵。”(3-4)脫離埃及就要吃困苦餅,這真有意思,只是吃困苦餅仍舊是過程,困苦餅吃過以後,就進向神應許的豐富。在屬靈的經歷中,能脫出魔鬼的權柄,包括世界的轄制在內,就是多吃一點苦,也是值得的。即便是長久忍受失去世界的好處,也不是損失,而是引進享用神的豐富。
神是聖潔的神,祂的子民也該是聖潔的,神的子民聖潔了,神豐富的顯出就沒有阻礙,享用神的豐富,比享用地上的美物好得多。活在聖潔的生活中,比享用世上的美物更蒙福,並且是享用真正的祝福。這是在逾越節這一段的節期中,頭一樣要好好的領會過來的事。
注意神的所在(同在)過於神的所賜
神不允許人把在逾越節所獻的祭肉留到第二天的早晨,因為神的恩典是不會陳舊的,祂是不住的用新鮮的恩典來供應人。接受救恩雖是一次就完成了,但救恩的果效卻是永遠常新的,因為神的豐富是沒有人支取得盡的,時間也不能把神的豐富減少,也不能使它褪色。
神不住的使人明白恩典,神更願意人注意賜恩的主,恩典享用過了就過去了,但賜恩的主永不會過去,祂時刻等著向尋求祂的人施恩。所以在那一段節期都好,神三番四次的提醒祂的子民,要切切的注意祂選擇立為祂名的居所(參2,6,7,11,15,16)。作這樣多次數的提醒,正是神要祂的子民該學習注意神的同在,過於神的所賜。會幕或聖殿都是神顯明祂同在的標誌,神的百姓到聖殿去,雖然要走過許多的高山和深谷(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住在耶路撒冷,就是住在耶路撒冷也得要往山上走),但卻是向神表明他們是愛慕神的同在。他們歡樂的唱著上行的詩篇往上走,他們的心因愛慕神的同在而充滿了喜樂。
神讓人注意立為祂名的居所,對我們來說,這心意還是一樣的有實際效用的。許多基督徒只看見基督教,而沒有看見神的教會,其實這兩者是全然不相同的。基督教是一種以思想信念,或是以道德生活為內容的宗教組織,但教會卻是重生得救的人聯結在一起的生命組合,是神與人恢復了交通的範圍。在教會以外是沒有救恩的,神的榮耀與豐富也只是在教會中。所以神兒女的著眼點該是神心意中的教會,而不是人所組織的基督教。
合一的見證的縮影
再進一步的看神選擇立為祂名的居所,不難瞭解神也藉著這個定規來顯明合一的見證。 “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各城中,你不可獻逾越節的祭。只當在耶和華你神所選擇要立為祂名的居所,晚上日落的時候,……獻逾越節的祭。”(5-6)在日常的生活中,神的百姓是分散在各自的地方,但是分散的居住,並不消滅他們是合一的事實,不管如何在地域上有分散的現象,他們還是一個以色列。到了守節的日子,他們都上耶路撒冷,都聚集在神的面前,這就是合一的表明。
逾越節是救恩的預表,救恩帶進了合一的見證,在救恩裏的人,應當看見一主,一神,一個教會。教會也因著地域的原因,分散在全地,但是在主的面前,教會依舊是一個,到被提的時候,活在神面前的人都要看見,教會就是只有一個。教會在地上雖是有地域的分散,但在主的面前卻是聚合在一起。所以真正看見了合一的見證,就不會再強調宗派,而使教會合一的見證蒙上了陰影,人也不能為宗派自圓其說。因為神的話一直不許神兒女作分門別類的事,祂只要神兒女活在合一的見證裏。
“次日的早晨,就回到你的帳棚去。”(7)上神立為祂名的居所過節的人,都是在耶路撒冷寄居的,他們住在帳棚裏。他們要就是活在神面前,要就是在地上作寄居的。這種寄居的生活態度,正是合一見證的生活基礎。人在地上無所求,就不會強調人的所有,宗派形成的心思原因也就不存在了,宗派的形成就沒有了基礎,也沒有了根據,神兒女的合一見證頂自然的在生活上顯出來。
頭一段的節期,以嚴肅會作為結束。救恩的結果是把人帶到神的面前,活在神的面光中。這事是嚴肅的,但卻是以神為樂,因為救恩的高點是神成為人的喜樂和滿足。
七七節——在復活的指望中進入安息
逾越節是救恩的預表,神拯救的恩典從以色列人開始,流向外邦人。第二段的節期,指出了救恩在人中間所生髮的果效,一開始就把全地的人都包括了進去,因為神的話清楚的指明,“你……以及在你們中間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要……在神面前歡樂。”(11)以色列人和外邦人都包括在裏面,只要是居住在以色列人中間,他們就給包括在裏面。五旬節預表教會在地上的建立,藉著聖靈的降臨,叫所有信靠主的人都給組成基督的身體,作基督復活的見證。
在申命記中,聖靈把五旬節稱為七七節,這個稱呼上的不同,叫我們留意到神心中的意念,要藉著教會的建立,使全地都進入安息,享用安息。五旬節是重在教會的建立,在地上作神的見證,七七節是重在人在教會得建立中,大大的享用滿了歡樂的安息。同一個節期,用上了不同的名稱。就顯出了不同的意義。
復活的主作基礎
七七節是從初熟節那天開始,計算七個七天。初熟節一定是七日的頭一日,這是指著主復活的日子,從主復活的日子計算五十天,那就是五旬節。聖靈的降臨是根據復活的主升到天上而發生的,也可以說,教會的建立是建基在主復活的事上。沒有主的復活升天,就沒有聖靈的降臨,沒有復活的主,教會的建立就沒有基礎。
“你要計算七七日,從你開鐮收割禾稼時算起,共計七七日。”(9)初熟節如何引進七七節,主的復活也是如何的引進教會的建立。教會是建立在復活的主的根基上,教會就是行走在復活的指望中。教會在地上的歷程雖是十分的艱苦,但復活的指望永遠照明著神的兒女,因為沒有任何的艱苦可以改變復活的史實,也就沒有甚麼艱苦可以奪去教會的指望。神兒女的指望既是不能消失,他們所奔跑的道路就沒有不能勝過的難處。
深厚的安息
從七七節的名稱,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神在這節期中所有的心意。每一個第七天都是安息日,七個安息日就是完滿的安息,而五旬節就是在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二三天也是守為安息的日子(參利二十三21)。那就是說,神的百姓在五旬節時,要接連活在兩個安息日之中。這不是很明顯的把神的心意說明瞭嗎?神在為人所作的一切安排上,處處是為了使人得享安息,在創造上是這樣,在救贖上也是這樣,祂就是要人得享安息。第七個安息日是根據創造而有的,五旬節的安息是因著救贖而來。所以七七節是創造的安息,再加上救贖的安息,這是個雙重的安息,又是深厚的安息。神就是要讓人享用這樣的安息。
教會是脫離在亞當裏的人所組成的,他們不再是舊造的,而是新造的人。神以新造的人作祂的居所,把祂的自己連同祂一切的所有都充滿在教會中。真正懂得活在教會中的人,他們確實是時刻享用神的安息,神不單把創造的安息恢復在教會中,也加進了救贖的安息在神兒女的身上,教會實在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七七節的歡樂,正說出了在基督的身體裏的歡樂。
住棚節——在國度的豐富中享用神
人在神面前活得對,神的祝福一定顯出來的,住棚節就是在這種情景中來臨。“你把禾場的穀,酒榨的酒收藏以後,就要守住棚節七日。”(13)這是第三段的節期,其中的吹角節和贖罪日是調整好人與神的關係,然後就在住棚節慶豐收,感謝神,也享用神的祝福。
最歡樂的節期是住棚節,七天全要在歡樂中度過,歡樂的時間最長,歡樂的內容最豐富,那原因就是“因為耶和華你神在你一切的土產上,和你手裏所辦的事上,要賜福與你,你就非常的歡樂。”(15)住棚節是國度的縮影,是人活在神的管理下,和神作豐富的供應的生活寫照。真正滿足的歡樂,是人的日常生活與神的祝福連在一起,這是國度的實際。
一年三次的聚合,顯出了在主裏合一的見證,也讓神居首位這一點顯明出來。“不可空手朝見,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華你神所賜的福分,奉獻禮物。”(16-17)這樣的獻上,不是只在遵行定規,而是從心裏承認神是一切祝福的源頭,也是配得人向祂獻上一切的,因為祂是神。
兩樣的勸勉
在守節的歡樂情緒中,神提醒祂的百姓要注意守住人的地位,不要在歡樂的氣氛中忘記了神的公義。樂極忘形是人常犯的毛病,但神的公義與正直,是不能因人的歡樂而受影響的,人可以盡情的在神的眷念中歡樂,但絕不能因著神所賜的大大喜樂而傷害神的性情。
頭—件事是在各城設立審判官,和官長,“他們必按公義的審判,判斷百姓,不可屈枉正直……,你要追求至公,至義,好叫你存活,承受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18-20)保守在神的公義中,和他們承受地土有直接的關係,失去了神的公義,也就失去了所承受的地土,離開了神所賜的地,節期的歡樂也跟著要停止。以色列的歷史充分證明瞭這一點,直到今天仍然是一樣。
另一件提醒,就是人要保守自己的純淨。”你為耶和華你的神築壇,不可在壇旁栽甚麼樹木,作為木偶,也不可為自己設立柱像,這是耶和華你神所恨惡的。”(21-22)人大大的蒙福,很容易就剠激起宗教的熱情,向神大發熱心,要為神作一些事。許多的時候,從這種宗教熱情中產生的衝動,正正是頂撞了神的性情。栽種樹木,不管是為了美觀,還是為了得著作偶像的材料,這都不是神所要的。作假神的像固然是不對,就是為神作個像也是神不允許的,是神要定罪的。人的宗教情緒一發動,結果一定是以宗教來代替神,必須要看見,宗教乃是偶像的化身。神所要的是人從心裏發出的敬拜,不是宗教歡樂的氣氛,一切以宗教來代替神的事物,都是神所憎惡的。──
王國顯《你們要謹守遵行──申命記讀經劄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