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二十四章   初熟節──基督的復活

 

        利未記23:9-14;申命記26:1-11

        神的拯救引進了人對聖潔生活的嚮往,但人的天然性格卻根本沒有條件過聖潔的生活,因為人的天然裏沒有一樣在神看來是善的,凡從亞當出來的東西再好也仍然是屬亞當的──悖逆墮落的人不可能活出神所要求的聖潔無瑕來;所以,我們必須另有一個生命,纔能活出聖潔的生活。再者,神的拯救若只有逾越節,就不能說是完全的拯救,甚至不能說是真正的拯救;正如我們傳福音若只傳一位死了的耶穌,就不是福音──死的耶穌不能作我們的拯救,必須是死了又復活了的主耶穌纔是我們的拯救。ښH,神在啟示節期的時候緊接著無酵節的就是預表基督復活的初熟節。

        初熟節──基督是首先從死裏復活的

        有些讀經的人沒有把初熟節列入耶和華的節期內,因為聖經沒有用到“初熟節”這個詞;事實上,聖經雖未使用初熟節一詞,卻有向神獻上初熟之物的條例,而獻上初熟莊稼的日子又被列入了有關節期的啟示中,並宣告說:“這在你們一切的住處,作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利23:14)──如同對其他節期的宣告一樣,要在這一天有特別的獻祭;可見雖是沒有初熟節之名,卻有初熟節之實。

        初熟節的歷史根據

        “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到了我賜給你們的地,收割莊稼的時候,要將初熟的莊稼一捆,帶給祭司;他要把一捆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使你們得蒙悅納”(利23:10-11);顧名思義,初熟節是與農業有關的日子,但它不是為著農業本身,而是藉著農事來定規一個敬拜神的節期。在每年收割的頭一天(參申16:9),以色列人就把初熟的莊稼帶到神面前,與眾人一同感恩喜樂;在這一天,以色列人向神承認自己是不配蒙恩的,也承認神是他們蒙福的源頭,他們是在恩典中接受了許多賞賜,故而他們ڃb神面前一同感恩。在每年的頭一次收割時他們都帶著初熟的莊稼到神所選擇之地守逾越節、無酵節和初熟節。

        初熟節預表基督的復活

        在屬靈意義上,神用初熟節指明瞭基督的復活:“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約12:24)。收穫莊稼是“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的結果──種子被埋在土中似乎是死了,但它的生命是泥土不能覆蓋的يA定要破土而出,成長為堅強的生命,結出豐盛的生命子粒來;種子的這個經歷正好是基督從死裏復活的寫照。

        救恩的完備在於基督的復活──基督若不復活就沒有救恩,因為救恩是因著死而復活的基督來完成的:“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裏;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林前15:17-18)。所以,僅有基督的受死並不能成就救恩,必須加上基督的復活才完成了救恩;基督的復活不單顯明瞭他是神的兒子,也顯明瞭他的死帶著贖罪的功用。基督若不復活,他的死就顯不出功用,與普通人的死亡並無分別,都是罪的結果;但基督復活了,神的救恩便完成了。我們經歷神真實的ڸ@救,乃是因為我們不單有一位死了的主耶穌,也有一位從死裏復活的耶穌基督!

        基督是初熟的果子

        初熟節是在逾越節之後,且包含在無酵節之內,這有神的心意和安排:如上所述,逾越節使我們脫離罪帶來的死,初熟節則使我們因基督的復活而得著神的生命;具備了這些條件,人才可能活出無酵節所要求的聖潔生活。這三個節期緊緊連在一起,並且初熟節又在無酵節期之內;這三個節期的相連說出了三個不同而又相關的屬靈經歷:逾越節是得救,初熟節是重生,無酵節則是成聖和稱義。因著這種屬靈經歷的關聯,神把初熟節安排在無酵節內,以表明基督的復活。

        安息日的次日

        神所安排獻上初熟莊稼的日子是在無酵節中安息日的次日(利23:11),即七日的第一日;為什麼這樣安排呢?聖經此處沒有說明,但神這樣安排不是隨便的,而是有計劃、有意義的:神不單要藉著這個日子表明基督在七日的第一日復活,也要根據這ۋ茪擗l來定規五旬節,說明瞭教會的建立是根據基督的復活,並且教會是建造在復活之基督這一磐石上的。因此,我們不敢把初熟節從耶和華的節期中拿開,也不敢把它看作無酵節的一部份;因為初熟節有它本身獨特的屬靈預表和意義,這“安息日的次日”在神的計劃中意義重大。

        “初熟的果子是基督”(林前15:23

        有一首詩歌說:“千千年來只見人去,去者何止萬萬;去而不返,成為定律,不見有人復返。死亡有鎖,陰間有門,只是為著封閉;是為留人,不為放人,無人能以脫離。”這把人在掌死權之魔鬼手中的悲哀盡都道出;人類歷史證實了一件嚴肅的事:沒有人能逃避死亡,也不可能從死亡中出來,聖智豪傑、英雄好漢與普通小民沒有兩樣,他們的結局都是死亡。魔鬼掌握了“罪的工價就是死”這一事實,把人完全轄制在死的絕望中。

        主耶穌的復活敗壞了掌死權的魔鬼,粉碎了死亡的權勢;他揹負著我們的罪進入死地,死卻沒有權力把他拘留在陰間──他從死裏復活了。所以主在被釘十架以前(當彼得認識了【復活的】基督時),曾向門徒宣告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復活的基督)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太16:18)。基督勝過了死亡,他是人間頭一個從死裏復活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參西1:18);所以哥林多前書15:23說:“初熟的果子是基督,”20節又說:“但基督已經從死裏復活,成為睡了٪H初熟的果子。”

        基督乃是“初熟的果子”,這不單指著他是首先從死裏復活的,也說明他就是後來一切“初熟果子”的樣本──基督打開了復活的路,那些屬基督的人也要像他一樣復活;復活的門一打開,“在基督裏眾人也都要復活,但各人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在他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林前15:22-23),而這些屬基督的人又被稱為“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雅1:18)。基督是初熟的果子,我們也好像初熟的果子;神的定規是使我們在基督裏被造成基督的模樣(參ޡ¹8:29)。我們從樹上看見第一顆果子,就可以知道其餘果子的樣式,雖是成熟時間有先後,外形大小有差別,但顏色、氣味、水份、性質和樣子都差不多──初熟的果子代表(預示)了其餘的果子。感謝神!基督怎樣復活,我們也要怎樣復活;基督復活的形體如何,我們復活的形體也將如何;基督復活後進入了至高的榮耀,我們復活後也要進入他所居住的榮耀中。總而言之,基督既是初熟的果子,他是怎樣的,我們這些屬他的人就是怎樣的。

        有一件往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多年前,一位信主不太久的姊妹罹染了癌症,她的兒女多,家境不好,丈夫又不求上進,最大的兒子不到十六歲,最小的剛過四歲;在人的眼中看來,這位姊妹實在是淒苦極了。她在臨終前對兒女們說:“媽媽不能再看顧你們了,但是天上的父會繼續看顧你們;你們要好好愛主。媽媽先走一步,我們以後在天上父家裏再會。”在姊妹出殯的時候,我看到那七個失去了母親的孩子,心裏有著難忍的酸痛;但是想到姊妹說過的話,我也深受安慰。基督是初熟ګG子,他勝過了死亡,叫所有在他裡面的人都能向死亡誇勝;因為他如何,我們也如何!

        “把這捆搖一搖”

        在安息日的第二天,祭司要把初熟的一捆莊稼在耶和華面前搖一搖,“使你們得蒙悅納”(利23:11)。用初熟的莊稼作搖祭,那是彰顯復活之主的意思;人懂得尊主為大,懂得愛慕他,在生活中彰顯他,這樣的人不能不在神面前蒙悅納。人若能彰顯ٵD,必然是因為他裡面充滿了主,這是以基督作生命的結果;基督能進到人裡面作生命,那是他從死裏復活的功效──復活的基督使神的生命釋放出來,從一顆子粒生發出許多子粒來。基督進到屬他之人裡面作生命,使無酵節的意義和要求都在人的身上成為可能;人在生活中活出基督,彰顯基督,神在人的身上看見了他兒子的模樣,他就必悅納這人。

        把初熟的一捆在神面前搖一搖,這是人蒙悅納的根據;因此,搖一搖就不單是初熟節中的一個動作,而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原則──我們每時每刻都是藉著復活之大能在地上生活,每時每刻都是以復活之主作生命;這是我們生活的依據,因為他是初熟的果子,他也使我們因他而被造成與他相象的初熟果子,這樣就保守我們長久地活在神的悅納裏。

        認識復活是享用神應許的途徑

        初熟節的實意是基督的復活,人藉著認識復活和復活的基督,得以進入神的恩典中;基督的復活使我們稱義,又叫我們得著神的生命,從而成為神的兒女,“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羅8:17)。後嗣就是承受產業的人──因著基督的復活,我們成了承受神產業的人;因此,認識並經歷復活乃是我們享受神應許的途徑。

        承認神是賞賜的源頭(申26:1-11

        神設立了初熟節,叫以色列人每年看見初熟的莊稼就認定自己已經進入了神的應許之地,追憶自己曾在埃及受苦,並蒙了神拯救,進入這流奶與蜜之地;於是他們向神說:“耶和華阿,現在我們把你所賜給我們之地上初熟的土產拿了來,”並向神下拜。神藉著初熟節叫他們認識,從過去到如今,他們都是不配接受恩典的;但神實在恩待了他們,把他們放在他的豐富裏,他的信實越過了他們的不配而向他們施恩。由此,他們承認神是賜福的源頭,並敬拜神,又與眾人同享神恩典的歡樂。

        初熟之物把以色列人帶進恩典的感覺裏,更新他們對賜恩之主的認識;同樣,基督的復活使我們不單有恩典的感覺,也經歷恩典的實際。我們在更新對賜恩主之認識的同時,也更新對復活大能的認識;這就是聖靈藉著保羅所說的:“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傚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裏復活。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得著的”(腓3:10-12)。我們認識了復活的大能,就樂意接受更深的死,使我們更準確地接上那坐在施恩寶座上的父神,就是我們一切的豐富的源頭。

        復活“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在獻上初熟莊稼的條例中有一項很嚴肅的規定:“無論是餅,是烘的子粒,是新穗子,你們都不可吃,直等到把你們獻給耶和華的供物帶來的那一天才可以吃”(利23:14);那一天就是初熟節,地裏的收穫要等到初熟節纔能成為人的供應。這個定規ۥF說明復活使人得享神的供應以外,還帶出一個嚴肅的次序:先是神,後是人,正如主教導門徒的原則:“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人的本性總是不把神放在首位,也不肯讓神居首位;唯獨復活的主在我們裡面作了生命,這個屬靈的次序纔能在我們身上正常地體現,使我們可以不住地享用神的供應。

        “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地居住在基督裡面,你們在他裡面也得了豐盛”(西2:9)。我們享用神豐盛的地方乃是在基督裏,但是神如何把豐盛放在基督裏呢?“他……是從死裏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ڃb他裡面居住”(西1:18-19);因著復活,父把他懷裏的獨生子放在首位,再把他一切的豐盛都放在他兒子裡面。我們若承認基督(初熟的果子)的權柄,凡事讓他居首位,就可以享用神各樣的豐富;這就是初熟節這一定規所表達的深層含意──人若ۋn活在蒙福的實際裏,就要讓復活的主作他的生命,即等到初熟節那天纔能吃當年地裏收穫這一定規的含義。

        更多的追求,更大的彰顯

        在初熟節也有獻祭的事,除了拿初熟的莊稼作為搖祭以外,還要“把一歲沒有殘疾的公綿羊羔獻為燔祭,同獻的素祭就是調油的細面伊法十分之二,作為馨香的火祭,給耶和華同獻的奠祭要酒一欣四分之一”(利23:12-13)。為初熟節獻祭的數量不多,但我們不能忽略一個事實:這次的獻祭是在常獻的燔祭和素祭以外,且是在無酵節當獻的燔祭和素祭以外的;也就是說,初熟節的獻祭是在常獻的和無酵節所獻的燔祭和素祭之基礎上再獻上燔祭和素祭──這個定規把我們的心思帶進對主更深的愛慕ڡM等候裏。

        復活叫我們看見榮耀和豐盛的盼望,復活的大能叫我們有憑藉、有把握在現今就享用復活所帶來的恩典,就是以基督作為生命的恩典,也進入復活所帶來的榮耀指望中,就是要與基督完全相象,並與基督一同顯現在榮耀裏(參西3:1-4);這一切都是۟b恩典中賜給我們的。因此,我們受到更大的吸引,愛慕活在主裡面,追求更多地得著神的喜悅,更多地在生活中彰顯主;正如歌羅西書3:5-10所說的:“所以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但願主藉著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幫助我們真知道他的所是和他的所做,也照明我們心中的眼睛,看見這復活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吸引我們更多地追求得著復活的主,更徹底地獻上自己,使基督的榮耀和豐富充滿了我們,叫我們能更完全地活出主的榮美。── 王國顯《神的帳幕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