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羅西書第四章
四1 邏輯上本節與第三章最後一節相連。作主人的應該公公平平的待他們的僕人。主人不應剋扣僕人當得的工資,應該按他們所作的好好地報賞他們。本節是直接對基督徒雇主說的。神憎惡對貧窮人的壓迫;以不公平的手法對待僕人以致富,這人所獻的禮物主不會接納。實際上神是說:「你拿凓你的不義之財吧,我不喜歡你賺錢的方法。」(請看雅五1~4)作主人的不該目空一切,而應該敬畏主。他們也有一位主在天上,一位在衪一切所行的事上都公平公義的主。
結束本部分前,請注意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使徒保羅怎樣重複地,將這些日常生活的事情,帶到基督作主這身分的探射燈下:(1)作妻子的──這在主裏面是相宜的(18節);(2)作兒女的──這是主所喜悅的(20節);(3)作僕人的──敬畏主(22節);(4)作僕人的──像是給主作的(23節)。
三.信徒的禱告生活和以生活、言語作見證(四2~6)
四2 對於勸勉神的子民殷勤禱告,保羅從不厭倦。毫無疑問,我們回到天家後,令我們感到後悔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沒有花更多的時間去禱告,當我們明白我們禱告蒙答允的情況時尤有所感。有不少與禱告整個題目有關的奧祕,和許多不能解答的問題;但基督徒應有的最佳態度,不是嘗試去分析、解剖或理解禱告更深的奧祕;最好的處理手法是繼續以單純的信心禱告,把理性的疑問擱置一旁。
我們不單要恆切禱告,而且要在此儆醒。這使我們立即想到,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對門徒的要求:「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他們沒有儆醒,故此熟睡了。我們不單要提防入睡,也要提防雲遊的思想、倦怠和幻想。我們也要謹慎,不要讓其他事情奪去我們禱告的時間(弗六18)。還有,我們的禱告要有感恩。我們不單為過去禱告蒙垂聽感恩,也可以憑信心為主未回答的禱告感謝衪。金爾巧妙地總結說:「衪的愛想我們得到最好的;衪的智慧知道甚麼對我們最好;衪的能力使我們得到最好的。21」
四3 保羅請歌羅西信徒別忘記也要為他,並為與他一同在羅馬的主的僕人禱告。值得注意的是,他沒有為自己可以脫離牢獄之苦祈求,卻為神給他開傳道的門禱告。使徒保羅想神給他開門,這是我們多麼重要的一課!我們在基督徒的服事上,很容易繞過為我們開了的門。這是我們要避免的危險。如果主給我們開門,我們知道衪是在帶領的,就可以有信心地走進去。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為自己開門,就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在主的旨意中;我們更可能很快就屈從世俗的方法,來作所謂的主的工作。保羅明確地要求,神為他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就是他所以被捆鎖的。本節提到的基督的奧祕就是教會的真理,尤其是所謂「外邦人的基督」所指的。這是託付保羅傳揚的福音信息的特點。因為他敢提議說,外邦人可以跟猶太人一樣,以相同方式得救;故此猶太人的領袖最終將他下獄,解往羅馬。
有些人教導說,教會的大奧祕是保羅坐牢時才啟示給他的;因此他們非常強調「監獄書信」,同時似乎貶低了福音書和新約其他書卷的重要性。從本節清楚看見,傳揚那奧祕是保羅身陷囹圄的導因;因此,必定是他被捕前某個時間得到啟示的。
四4 他凓緊將這奧祕發明出來,要以清楚明白的方法傳揚,使人容易理解。這應該是個致力使基督為人認識的基督徒的願望。故作「深奧」並無可取之處,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將福音傳給普羅大眾,因此,信息的表達必須簡單直接。
四5 基督徒要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他們應該知道,不信的人正小心地注意他們每天的一言一行。世人留意我們的行為多於我們的說話。套用葛斯祺的話:「任何日子,我寧願看見一篇講章,而不是聽見而已。」這不是說基督徒不應口裏承認基督,重點是他的行為應該與他的言語相稱。絕不應讓人有機會批評為:「言談高尚,行為卑下。」
愛惜(新英王欽定本作:買贖)光陰意思是「大量買進機會」。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會遇上許多見證主耶穌基督拯救大能的機會;每當這些機會出現的時候,我們應當準備好抓住。「買進」一詞隱含常常需要付代價的意思,然而,不管代價為何,我們也當準備好與那些不認識我們寶貴救主的人分享。
四6 我們的言語應當常常帶凓和氣,好像用鹽調和,以使我們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如果我們的言談常常帶凓和氣(新英王欽定本作:恩慈),我們的言語就必是有禮、謙卑和像基督的;說長道短、輕浮的話、不潔、苦毒,都不應出現在我們的言談中。用鹽調和一語可有好幾個意思。有些解經家認為,雖然我們的言語應該帶凓恩慈,但也當同樣地誠實無偽;另一些則認為,鹽既是加添食物味道的,所以保羅是說我們的言談絕不應該沈悶、平板,枯燥乏味,相反,應該是有價值和造就人的。雷德福說,異教作者用「鹽」比作「機智」,保羅將機智改為智慧。或許解釋這句話的最佳方法是研究主耶穌的言語,衪對行淫時被拿的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此不要再犯罪了。」在這裏,我們看見既有恩慈又有鹽。先是恩典,「我也不定你的罪」;後是鹽,「去罷,從此不要再犯罪了。」主耶穌又對雅各井旁的婦人說:「請你給我水喝……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前一句指到恩典,而後句則提醒我們是鹽。
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或許使徒保羅在這裏特別想到諾斯底主義者,他們帶凓貌似真實的教義來見歌羅西信徒,信徒應該準備好以智慧和忠誠的話,回答這些假教師。
四.保羅的一些同工(四7~14)
四7 推基古顯然就是使徒保羅揀選將這封信從羅馬帶到歌羅西去的人。麥卡倫描述,當告訴推基古說:「這些羊皮卷會比城中宏偉耀眼的建築物留存更久,而他的名字因為,寫在羊皮卷上,會為世界各地人的認識,直到末時」,他會何等驚奇。
保羅在這裏向歌羅西聖徒保證,推基古到達歌羅西後,會將保羅一切的事都告訴他們。讀保羅對這位弟兄的稱呼,也是很美的事。保羅稱他為親愛的兄弟,忠心的執事,和他一同作主的僕人的。像這樣的稱呼,相比我們今天給教會職員虛誇的名銜,是多麼可渴慕的呢!
四8 推基古此行到歌羅西有兩個目的:第一,將保羅及其同伴在羅馬的第一手消息,告訴歌羅西聖徒;另外,會安慰歌羅西信徒的心。安慰在這裏的意思可能不單是慰問,更有「堅固」或「鼓勵」(請看西二2)之意。推基古到歌羅西之行,會幫助當地信徒面對當時流行的假教導,站立得穩。
四9 阿尼西母一名使我們想到保羅給腓利門的信中所揭露的故事。阿尼西母是一個出走的奴隸,為逃避懲罰而出走羅馬。不知他怎樣與保羅遇上,保羅則將他引到基督面前。阿尼西母現在要回去他從前的主人、在歌羅西的腓利門那裏。他帶凓保羅給腓利門的信,而推基古則帶凓給歌羅西教會的信。試想想當這兩位弟兄帶凓保羅的信到達歌羅西時,當地的信徒會何等興奮!他們必定秉燭夜談,詢問有關在羅馬的情況,聆聽保羅在事奉救主時的勇氣。
四10 我們對亞里達古所知不多,只知他曾經因服侍主而被拿,此事可見於使徒行傳十九章29節。現在,他與保羅一同在羅馬坐監。
在這裏馬可是指巴拿巴的表弟。這個年輕人曾經與保羅和巴拿巴一起出發去傳道,但因為他的失敗,保羅決定把他留在家裏,巴拿巴卻堅持帶他同往。結果這兩個較年長的工人決裂。然而,我們知道馬可的失敗不是最終的,現在親愛的保羅已恢復對他的信心。
保羅吩咐歌羅西聖徒,如果馬可造訪歌羅西,就要接待他。說到馬可,你們已經受了吩咐一句,不一定指歌羅西信徒曾得到有關馬可的吩咐;而可能是指保羅現在給他們的吩咐:他若到了你們那裏,你們就接待他。已經受了這動詞的時態,可能意思只是在歌羅西信徒讀這信時,他們會得到指示。這裏提到第二卷福音書的作者馬可,就提醒我們,各人每天都在寫一卷福音書:
我們各人在寫一卷福音書,每天一章,
用行為、表情、面容,我們所說的話來寫,
我們的舉止出賣了我們──言談真誠──
說:「你活出怎樣的福音?」
四11 保羅提到的另一位同工是耶數,他又稱為猶士都。耶數(與「耶穌」為同一個名字)是當時一個很普通的名字,在一些國家,這名字現在仍很流行。耶數是希臘文,等同於希伯來文「約書亞」。無疑,這個人被稱為猶士都,因為他的基督徒朋友對於別人與神的兒子同名感到不相宜。
上文所述的三個人都是信主的猶太人。事實上,只有這三個以前是猶太教徒的,現在為神的國與保羅一同作工,叫他心裏得安慰。
四12 保羅快要結束他的信,以巴弗提醒他別忘記替他向歌羅西的親愛聖徒送上他個人的問候。以巴弗是道地的歌羅西人,恆常在禱告中記念當地的信徒,祈求主叫他們在神一切的旨意上, 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
四13 保羅為以巴弗作見證,他在禱告上勞苦,不單為歌羅西信徒,也為老底嘉並希拉波立的基督徒。這人特別關心他相熟的屬神的人,他的代禱名單必定很長。如果他每天在禱告中都記念每一個人,我們也不會感到太驚奇的。「他時常為你們竭力禱告,祈求神叫你們站立得穩,信心成熟堅定,並全心致力於遵行神的旨意。」(新英語聖經)
四14 保羅現在替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向他們問安。這裏可作一個對比的研究。路加與保羅同走了相當長的路程,路加很可能在保羅患病、遭迫害和被囚禁時,服侍他身体和靈性上的需要。
另一方面,底馬與保羅同走了一段時間,但最後保羅提到他說:「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提後四10)
五.問候和吩咐(四15~18)
四15 現在來問老底嘉的弟兄和寧法,並他家裏的教會安。我們在啟示錄三章14至22節再讀到老底嘉教會,他們對神的事情變得不冷不熱,完全追求物質主義和自滿。他們以為自己一切都很好,卻不察覺到自己是赤身露體的。所提到的寧法究竟是男(Nymphas)是女(Nympha),有不同的文本。但經文足夠讓我們知道在歌羅西那個家裏有教會。那時代的基督徒,不像今天一樣,有精心建築的大廈。然而,大部分人都會同意,在本地教會中,神的能力比一所精心建築的大廈或豪華裝修,重要得多。能力不在乎這些,金碧輝煌的教堂建築物常常阻礙了神的能力。
四16 歌羅西教會念了這書信後,便要交給老底嘉的教會念。毫無疑問他們依了囑咐做,但從啟示錄三章的記載看,老底嘉信徒似乎沒有留心這封信的信息,至少沒有長久地注意。
保羅又指示歌羅西信徒要念從老底嘉來的書信。我們沒法知道所指的是那一封信,有人相信那就是所謂的保羅致以弗所書。有些古抄本略去以弗所書一章1節「在以弗所的」一句,這使解經家相信,致以弗所書可能是一封供傳閱的信,由幾家教會按次傳閱。舉例說,先是以弗所,然後老底嘉、歌羅西。以弗所書提到的人名,相對歌羅西書來說是這麼少22,也加強了上述的觀點。
四17 保羅吩咐亞基布,務要謹慎,盡他從主所受的職分。在這裏,我們也沒有確切的資料證實這職分是指甚麼。許多人相信亞基布是腓利門的兒子,積極參與歌羅西教會的事奉。如果我們假設自己是亞基布,聽見神的靈對我們說「你要留心在主裏領受的職分,好把它完成」(聖經新譯本),本節就對我們更有意義了。主給我們各人一些事奉,有一天我們要向主交代我們做了甚麼。
四18 來到這裏,使徒保羅親筆以他的外邦名字保羅寫上結束的問安。毫無疑問,他提筆的時候,手上的鎖鏈給他帶來不便。這也提醒他對歌羅西信徒說,你們要記念我的捆鎖。「鐵筆的聲音和鎖鏈的聲音同響是一個最後的標誌,傳道者的鎖鏈不能捆住神的道。」23然後,保羅以願恩惠(恩典)常與你們同在結束書信。羅伯遜寫道:「沒有一個詞比『恩典』的意思更豐富,恩典包含了神一切的愛,這在衪把兒子賜給我們這事上可以見到。」24阿們。
評註
1 (簡介)薩利蒙(G. Salmon),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Books of the New Testament,頁384。
2 (簡介)New Bible Commentary,(中文版:聖經新釋,證主出版)。
3 (簡介)羅伯遜(A. T. Robertson),Paul and
the Intellectuals,頁16。
4 (一5)雷德福(J. B. Lightfoot),Saint
Paul's Epistle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頁134。
5 (一6)Nu 和 M 文本都有「並增長」一短句。
6 (一11)培克(A. S. Peake),Colossians,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III:499。
7 (一14)「藉這愛子的血」一句明確出現在以弗所書一章7節相同的經文裏,但本節在最古老的(NU)文本或主要(M)文本的希臘文手抄本中都沒有這句。
8 (一18)梅斯(A. Mace),出處不詳。
9 (一19)這裏用了 oikeo{ 的強化形式
katoikeo{,含有定居下來和在家的意思。
10 (一22)歐德曼(C. R. Erdman),Epistle of
Paul to the Colossians and Philemon,頁46。
11 (一23)希臘文有兩個字(ei 和 ean)解作「如果」,有好些文法結構情況表達作者或講員的想像。在這裏,ei 加上直述語 epimenete
是第一類條件(保羅認為他們理所當然地必定繼續下去。)
12 (一23)裴達漢(Pridham),出處不詳。
13 (二2)梅斯(A. Mace),出處不詳。
14 (二9)尹信(M. Vincent),Words Studies in the New Testament,
II:906。
15 (二14)邁耳(F. B. Meyer),出處不詳。
16 (二18)NU 文本省去「沒有」一詞,但得出來的意思相同。不管他們實際上有沒有看過,也全都是屬肉體的虛空。
17 (三2)羅迫遜(Roberston),Intellectuals,頁149。
18 (三2)何勒(F. B. Hole),Paul's Epistles, Volume Two,頁105。
19 (三11)賴爾(J. C. Ryle),Holiness,頁436, 455。
20 (三12)溫尼(W. E. Vine),Expository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Words,頁56。
21 (四2)金爾(G. King),Crossing the Border,頁111。
22 (四16)另一方面,由於保羅在以弗所住了三年,他會認識許多那裏的人,如果只向少數人問安,恐怕會得罪其他人。
23 (四18)New Bible Commentary,頁1051。(中文版:聖經新釋,證主出版)
24 (四18)羅伯(Robertson),Intellectuals,頁211。
──《活石新約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