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八、教會的交通

 

【經文】徒四章3237,九章3643

  對於使徒行傳第四章末了一段的解釋,解經家有兩種不同的態度;有人認為他們這樣做,是按凓神的旨意,所以有合一的態度,這是現今教會的榜樣我們應照樣行。有的說,當時他們這樣做,是教會的錯誤,把私人的財物歸為公有,這是不應當的,我們不能學他們去走錯路。

  我看第二點的解釋,是完全錯誤的,全部聖經沒有一處說他們作錯了,所以我們沒有權柄說他們錯,一般主張當時教會作錯了的人,多半舉出以下幾種理由:

  一、初期教會的聖徒,是在等候主耶穌隨時再來,以為不久主就再來,主耶穌一來,我們就要被提到天上去享天堂的福樂,保留這些地上的財產做什麼?當時門徒因為有此種錯誤觀念,所以肯把自己的財物獻為公用。我們知道,門徒等候主再來,初期教會的聖徒如此,今日也應如此。不過初期教會的聖徒並不是等主立刻來。且看實際上人既相信主耶穌立刻再來,也不一定放棄世上的所有。且看今日屬世的人,明知在世的年日不久,但他們仍然拼命去追求世界,一些也不肯放下。

  二、這個時期之後,耶路撒冷的教會變得很貧窮,他們說這由於當時公有公用的運動所導致。其實教會貧窮的理由,不在乎此,乃是因地方上有飢荒,動亂……等的緣故。

  三、他們說這是教會的錯誤,你看亞拿亞就是因為這樣的錯誤而犯罪。亞拿尼亞確曾犯罪,但亞拿尼亞的罪,不能証明教會這樣作就是錯誤。哥林多教會守聖餐時犯了錯,難道就証明聖餐的本身錯了嗎?這個運動的本身並沒有錯誤。

  四、他們以為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教會不應該定此規矩。但我們若細讀聖經,就知道這不是出於教會的規定,當時教會所做的乃是門徒自動作的,聖經沒說一定要這樣做。

  在思想初期教會交通的見証以前,我們還要注意一件事。使徒行傳公有公用的運動,和現今共產主義不同,不能因此說聖經中有共產主義。當時公有的運動,與現今共產主義的制度,比較起來,最少有三個基本的分別:

  一、信心的生活\cs8 聖經所記的這個凡物公用的運動,是信主的人被聖靈的引導所行的,不是人為的策動;但共產主義最基本的是無神主義。因此按凓通常的用法,聖經中絕對沒有共產主義。所以當時的公用運動,與現今的共產主義、不能相提並論。

  二、信心的見証 當時他們遵行此種運動,是由於一般有同一信仰的人所發出的見証,出於聖靈的感動,他們有同一的信心、有同一的動機、有同一的目標、有同一的生命,非同共產主義的極權政策。

  三、愛心的表現 當時他們這樣行、不是有什麼法律,一定要他們那樣做,是出於信徒彼此的愛心,自然的表現,不像共產主義,要受主義的影響,或強迫的執行。因了以上幾種原因,我們不能用這段聖經作根據,認為共產主義是出於聖經,或者合乎聖經的教訓。

  現在我們要來思想一下初期教會交通的見証。

{\Section:TopicID=185}(一)交通的根基

  四章32節說:「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他們都是信的人,都曾被聖靈所重生,有同一的生命,所以他們的交通是建立在生命的根基上,不是建於一個宗派、一個團體、一種言語、一個省份等事上。他們的交通是建立於一個同一的生命。如無同一的生命,那種交通是外表的交通,外表的交通是沒有意義,不能成為屬靈的交通,惟有共同信主,同被一位聖靈所生,同得一位主所賜的生命,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交通,這樣的交通就沒有人能夠攔阻。

  今日教會中有許多人喜歡找一些理由,作為自己的信條,標榜自己的特色,以為他們對聖經有特別的認識,在神面前有特別的領受,對聖經的研究有特別之處,亮光比別人多。於是在聖經的根基之外,另造根基,因此常常由於一點個人意見的不同而使教會分裂,主的肢體的交通被攔阻。

  在美國有一個信仰純正的教會,在屬靈方面本來表現的很好,後來有一些人說根據聖經的教訓,女人到教會聚會應該蒙頭,有一部份信徒就說不要,他們說哥林多書信中講蒙頭是因為當時哥林多城充滿淫亂的罪惡,為要使信主的婦女們有分別所以才要蒙頭,今日無需要蒙頭,因此該教會分裂為兩派。為了這一點點無關重要的教訓,彼此就失去了交通,而且彼此攻擊,互相仇視,以致教會失去了見証,主的名受羞辱。

  另外有個教會,本來也是很好的,後來有部份人起來,主張崇拜時不應該用樂器,但該教會中另外有些人說可以用樂器,於是有的說可,有說不可,結果教會也分裂了,甚至用文字彼此攻擊,叫肢體的交通被攔阻。我們應該認清楚信徒交通的根基是建立在生命上面,不要因為一些小節的事,或名稱、或看去、或組織、或儀式等等的爭辯,就把主的肢體的交通破壞了。我們應當知道,神有時給我們亮光不同,看法不同,但這些事對基本的真道上無關重要,最要緊的是要在主的至聖真道上站立得穩,為主作美好的見証。

{\Section:TopicID=186}(二)交通的意義

  「交通」這個字的意義,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繙法,原文這個字,有的繙作「交通」(腓二1)有的繙作「相交」(約壹一367),有的繙作「交接」(徒二42),有的繙作「捐項」(羅十五26)這些筆法表面雖有分別,但根本意義相同,有主生命的弟兄姐妹,就應當主裏有交通。因為有相同的生命,才有真正的交通,當時的教會就是如此。所以四章32節說他們是一心一意,就是生命相同,願望相同,故有如此屬靈的交通,

  如果要達到有真正意義的交通,我們注意幾點:

  一、真正的交通必須忘記自己 真正的交通是要把自己放棄,不要以自己為中心,今日我們不能有真正的交通,就是因為把自己看得太大,事事為自己凓想,單想自己的人,無法與別人有真正的交通、只有與自己交通。我們應該想到我們的交通是為了生命,為主的名。

  二、真正的交通必須內心的同情 林前十二章26節說:「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保羅這裏說到肢體與肢體間是息息相關,如弟兄有需要我們就應當盡力扶持,弟兄姐妹若有什麼要事,我們就應該體念,或死亡或疾病應加同情。

  不久以前一個人的孩子患了急病,請醫生來看,醫生說他的病很嚴重要送入醫院,以後就送到九龍醫院去。另外一朋友是個海員,那天剛從外埠回港、我想他一定很渴望和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妻子在一起,但他一聽見朋友的孩子病了,就立刻到九龍醫院去看朋友的孩子,而且整夜在醫院陪凓他的朋友。這是真正的交通,今天我們有時把交通看得太輕,以為在物質上給肢體一點賙濟就夠了,其實這算不得真正的交通。

  不久以前在報紙看見有一個肢體,即將離開了受逼迫的區域,需要到別的地方去。有一個在加拿大的肢體,他不是個很富有的信徒,聽見這個消息,就寫信給有關方面接洽,願意盡其所能接待這個肢體,這是真正的交通。

  我們沒有真正的交通,是因為沒有放棄自己,只顧自己不顧肢體,真正的交通是心靈有同情。

  三、真正的交通必須看重屬靈過於物質 當時信徒的交通,是看重屬靈過於看重物質,他們所需要的是生命,是主自己。金錢、產業都是次要,所以他們把田產、房屋都賣了,把價銀都放在使徒的腳前。我們若愛屬物質過於愛屬靈的,就不能真正的交通。

{\Section:TopicID=187}(三)交通的兩個例子

  1. 巴拿巴 聖經說巴拿巴把田地都賣了,他是個財主,不像窮寡婦、他看見當時的教會,有許多窮困的肢體,覺得別人有需要,就將自己的家產全部拿出來,幫助有需要的肢體。他又看見當時的教會範圍很小,需要把福音傳開。他就把自己所有的拿出來為傳福音的需要使用。他真是愛弟兄、愛教會、愛主的工作、愛所有失喪的靈魂,他這樣做是沒有人勉強他,是出於愛心的緣故。

  2. 多加 聖經說她是個女徒、愛主、愛弟兄姊妹、愛教會,她雖沒有錢,但她卻能利用自己技能、替人作衣服,把她的智慧、能力、生命、都奉獻出來,完成肢體間的交通。今日有人會說我不像巴拿巴有錢,我不能奉獻什麼?但我們可以看多加,效法多加把自己的才能、恩賜、生命獻上,獻金錢雖不容易,獻才能是人人能做到的,且是極寶貴的工作。教會當然需要有人獻金錢,也需要如多加和那個作海員的朋友樂意幫助人。

  願主保守我們,把真正的交通建立在生命的根基上,這種的交通是同心的、是屬靈的,就如同巴拿巴與多加一樣,是榮耀主的。── 鮑會園《使徒行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