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十六章
使徒行傳 第十六章 注釋
16:1-18:22 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
1-5
再次探訪首次佈道旅程上所建立的教會;提摩太加入佈道事工。
1
「提摩太」:可能是保羅第一次佈道旅程上所結的福音果子(
參林前4:17)。
3
「給他行了割禮」:提摩太有一半猶太血統,但自小沒有受割
禮;保羅帶他出外佈道,為了方便在猶太人中間工作。
(參林前9:19-23)便給他行割禮,確定他的猶太身分,但這與
得救的問題無關(根據加2:3,保羅的另一同工提多並沒有受割
禮)。
16:6-40 保羅見異象、往馬其頓佈道
6
「弗呂家、加拉太」:弗呂家橫跨亞西亞及加拉太兩省,此處
是指加拉太省內的弗呂家。保羅的行程是往西行。
7
「每西亞」:在亞西亞省之西北部。
「庇推尼」:在亞西亞東北的一省,北面毗連黑海。
8
聖靈帶領保羅和同工繼續向西行。
「特羅亞」每西亞的海港。保羅後來在此傳福音,建立教會(
徒20:6-12; 林後2:12)。
9
「馬其頓」:為羅馬帝國的省分,位於今希臘。
保羅在這省內曾到尼亞波利、腓立比、暗妃波里、帖撒羅尼迦
、庇哩亞等地。
10 「我們」:包括作者路加,他參加了這次及以後的佈道旅程(
參串23)。
11-40 保羅到腓立比傳福音
使呂底亞一家信主(11-15),後因趕鬼被囚(16-24),並叫禁卒一
家歸主(27-33)。
11 「撒摩特喇」:一海島,為中途站。
「尼亞波利」:離腓立比城十六公里(十英里)之海港。
12 「腓立比」:馬其頓省分四區,腓立比屬第一區。
「頭一個城」:第一區的首邑為暗妃波里(17:1),這裏可能
指腓立比為保羅在馬其頓傳福音的第一個城。
「駐防城」:主要為羅馬退役兵將居住的殖民地,居民以羅馬
律法自治,豁免課稅,權利與羅馬人相同。
13 這裏只提婦女「禱告的地方」,可能因為當地沒有會堂。
會堂崇拜至少要有十個男丁才可舉行,這裏的猶太男丁可能不
夠此數。
14 「賣紫色布疋」:富人才穿紫色衣服,呂底亞與有錢人交易,
家境大概相當富裕。
「呂底亞」:亦為地名,指亞西亞省西部、以製造紫色染料聞
名的地區。
這婦人來自這區的推雅推喇城,可能因此被稱為呂底亞。
「敬拜神」:見徒10:2注。
16 「巫鬼」:原文指希臘神話中的亞波羅神,即相傳掌音樂、醫
療、預言之神。
「法術」:指受靈感所說的預言、占卜。
這使女能占卜,當地人認為她這能力是拜亞波羅神所賜。
20-21 保羅和西拉被控以兩項罪台
1 身為猶太人而騷擾城市治安;這反映當地人對猶太人的岐視(
20)。
2 保羅等人違例向羅馬人傳教。羅馬政府雖容讓其屬土公民信奉
各宗教,但卻不歡迎他們向羅馬人從事宣教活動,使人違背羅
馬習俗、行為乖僻(21)。
22 官長立刻執行刑罰。
24 「內監」:監牢最內部及最嚴密的地方,可能獄卒恐怕保羅和
西拉行異能逃脫,所以把他們囚在這裏。
30 禁卒看見了監門敝開的奇跡,並聽聞保羅、西拉在城中傳道,
引起他對福音的渴慕。
31 「信耶穌得永生」的好資訊,對禁卒和他家人同樣適用。
37 羅馬公民擁有特權──未經審訊定罪,不用受刑。
保羅在此利用其羅馬籍身分,堅持要官長來領他們離開,表示
先前的濫刑是錯誤的。保羅這樣做是要保障自己和西拉的名聲
,以免影響以後宣教的機會,或讓腓立比信徒受到官方不公的
待遇。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