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使徒行傳第八章

 

使徒行傳 第八章 注釋

  

8:1-40  信徒遭遇逼迫四散傳福音

  

1-3  逼迫的由來

 

逼迫司提反的人得逞後,進而逼迫耶路撒冷的教會。

他們的對象主要是教會內與司提反有密切關係的人──說希臘話的猶

太人 (例如腓利,見4-5) , 而使徒大致不受影響,仍留在耶路撒冷。

  

2          當時律法規定要給死囚妥善的安葬,但不得公然哀悼他。

            這些虔誠人不服公會對司提反的裁判,為他捶胸痛哭。

  

4-25  福音傳至撒瑪利亞

 

當教會面對逼害時,腓利逃往猶太以北的撒瑪利亞,展開福音工作。

  

10        「神的大能者」:暗示神的能力藉西門顯出來。

 

13        西門的信心很有問題(見18-23)。

 

15-17   新約其他經文均指出信而受洗的人便會領受聖靈。

            (參羅5:5; 8:9-11; 林前6:19; 12:3-13; 1:13; 4:30)。

            這裏使徒按手叫已受洗者得著聖靈的做法,可能有其獨特含意

            :撒瑪利亞人一向受猶太人藐視(參約4:9注),  現在聖靈隨

            著猶太藉使徒的按手而臨到他們身上,證明他們已連於耶路撒

            冷的信徒,成為教會的一員。

 

18-24   根據教會早期的傳說,這位行邪術的西門日後成為異端信仰的

            創始人之一。

  

26-40  腓利與埃提阿伯太監

 

26        「那路是曠野」:根據原文句法,也可譯為「那城(迦薩)是

            曠野」。

            原為非利士人五邑之一的迦薩(參番2:4-5),於主前九十三年

            被毀。

 

27        「埃提阿伯」:在埃及以南,舊約稱為古實(參賽18:1)。

 

            「太監」:埃提阿伯的國王被國民奉為太陽神之子,身分神聖

            ,與民眾隔絕,於是政權移交皇太后。協助執行政務的有若干

            太監,管銀庫為重要職位。當時許多散居異地的猶太僑胞,因

            通商而與外邦人接觸,並散播猶太教。這位太監上耶路撒冷去

            禮拜,顯示他信奉猶太教。

 

            「幹大基」:為皇太后世襲的稱號。

 

28        「車」:大概指牛拉的蓬車。

 

32-33   經文引自賽53:7-8

 

34-35   按猶太教的解釋,這經文中受苦的義僕可能是指先知本人(參

            11:18-20),  或是以色列民(參賽44:1), 或是將要來的彌

            賽亞,但對基督徒來說,耶穌就是預言中的義僕、神的羔羊(

            參約1:29; 3:13; 4:27)。

 

39        腓利完成任務後,聖靈跟著帶領他往北部傳福音。

 

40        「亞鎖都」:等於舊約的「亞實突」(見串珠46),位於迦薩

            以北卅二公里(二十英里)。

 

            「該撒利亞」:這海港在耶路撒冷之西北,兩地相距一○五公

            裏(六十五英里);猶太省內巡撫的總部設在該地。

  

思想問題(第八章)

 

1 為什麽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

  這逼迫對教會有何影響?

  與主的命令有何關係(1:8)?

 

2 是什麽促使腓利向猶太人所排斥和輕看的撒瑪利亞人傳福音?

  在傳福音上有那些人是被你忽略的?

  你要怎樣去接觸他們?

 

3 使徒知道撒瑪利亞人歸信主後有什麽反應?

  為什麽?

 

4 從西門身上你學習和認識到什麽?

  你今天是否已真正悔改並相信耶穌基督神的兒子,你的救主和主

  宰?

 

5 試分折太監信主的經過。

  太監對神話語的愛慕和力求瞭解的態度對你有什麽啟發?

 

6 腓利熱心傳福音,他有什麽質素被神大大使用?

  你認為作一個有效的傳福音者,應當留意那一方面?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