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第廿六課  在米利大和羅馬的事工

 

第二十六課

 

經文:    使徒行傳28131

 

主題:    在米利大的事工

                在羅馬的事工

 

焦點:  使徒行傳的衝擊

 

大綱:

直到地極的見證(1312831

[教會擴展至已知的全世界]

去羅馬的路(21272831

在米利大的事工(28110

到達羅馬(281116

在羅馬的事工(281731

 

介紹:

        保羅乘的船擱淺的地方是一個小島,叫米利大(馬爾他),離西西里島的海岸不遠。保羅在那裏作了一個相當有果子的事工,神也通過他行出了一系列證明他的事工的神蹟奇事。

        在羅馬,保羅被置於家庭軟禁之下,有充分的自由向人分享福音,那就是使徒行傳的結尾──福音被傳到了地極。

 

觀察與注釋:

 

去羅馬的路(21272831

 

在米利大的事工(28110

米利大的土人對沉船遇難的船員和囚犯們都很友善,生了火,讓他們取暖和烤幹衣服(2812)。

但是,當保羅試圖把木柴放入火堆中的時候,有條毒蛇出來咬住了他的手(283)。土人們就設想他一定是一位謀殺者,因為他雖然活過了海上的風暴,但“天理卻不容他活著”(284)。

他們出於迷信,認為保羅作為一個囚犯得到了罪有應得的懲罰。於是他們在等待他的手腫起來,或者死掉。

 

可是等到保羅抖掉那條毒蛇,而沒有表現出任何有害的效應時,他們就又變了注意,“轉念說他是個神”(2856)。對保羅來說,這幾乎是一場火的審判。

神已經說過保羅必將去羅馬,而且風暴、沉船和毒蛇都不能勝過神的保護性關懷!

 

後來,有一個“島主”(島上的領袖人物),名叫部百流,熱情地款待了保羅和他的朋友們。神通過保羅醫治了部百流的父親,從“熱病和痢疾”中康復(2878)。而就象耶穌醫治人時一樣,消息一傳開,人群就開始聚集(289)。

保羅在米利大(馬爾他)的時光是一段開心的時光,因為神與他同在。

 

“他們又多方的尊重我們,到了開船的時候,也把我們所需用的送到船上。”(2810

 

神在米利大滿足了他們的每樣需要。

 

雖然許多人對保羅行出這許多神蹟來,還有他沒有死於蛇咬感到奇怪,但這完全符合神對使徒們的計畫。使徒行傳28110其實正是應驗馬可福音161520中耶穌對使徒們所預言的事,這些事的目的是印證神的資訊和為他傳信的人。

有趣的是,經文沒有直接提到保羅在米利大傳了福音,不過我們必須假設他這樣做了,因為他幾十年來一直在忠心地作這個!

 

到達羅馬(281116

過了冬天,這群人找到了一條船,就向北航行,經過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到達義大利南端的利基翁,然後就沿著西岸向北,在今天的拿波利灣附近登岸(281113)。

在那裏找到了一些“弟兄們”。保羅在與他們同住了七天之後,終於“來到羅馬”(2814)。

 

保羅在羅馬城外被一群信徒迎接,他們已經聽說了他要來。當保羅看見他們的時候,“就感謝神,放心壯膽”(2815)。

 

最後,保羅被帶進了羅馬城,他得到恩准,自己住在一處,有一個士兵看守他(2816)。顯然,羅馬人不認為保羅對他們是一個危險或威脅(2816)。

 

在羅馬的事工(281731

過了三天,保羅找到了本地猶太人中的領袖,並請他們來,解釋為什麼他在捆綁中來羅馬。在這個過程中,保羅提到了是因為猶太人的反對和威脅,他才不得不上告於該撒(281719)。

保羅解釋說,他是“原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這鏈子捆鎖”(2820)。

 

羅馬的猶太人解釋說,他們沒有接到從耶路撒冷來的講關於他的事的信,也沒有證人從那裏來控告他(2821)。

不過,顯然猶太人群體以極大的懷疑的眼光來看待保羅──

 

“但我們願意聽你的意見如何;因為這教門,我們曉得是到處被譭謗的。”(2822

 

他們定下了一個日子,讓一大群猶太人來保羅被軟禁的家,聽他講述他的觀點。不出所料,保羅傳講了福音,“對他們講論這件事,證明神國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以耶穌的事勸戒他們”(2823)。

 

就如慣常一樣,福音帶來了混合的反應,有些人信了,有些人“不願信”(2824)。

 

在猶太人對福音產生了不同意見,起了紛爭時,他們就開始散去。保羅在提醒他們該走時,引用了以賽亞書6910,講述因為猶太人的屬靈瞎眼,福音必將向外傳去外邦人那裏(282627;見羅112526)。注意保羅特別提到是“聖靈藉先知以賽亞向你們祖宗所說的話,是不錯的”(2825)。

 

猶太人可以接受說他們自己屬靈瞎眼,但是說因他們的心硬,救恩就將被賜予外邦人,則是他們萬萬不能接受的。因此,(中文版注:見和合本小字,即有些古卷說)“猶太人議論紛紛(或:大吵一通)”,“就走了”(會就散了)(282819)。

 

保羅在羅馬被囚是在自己租來的房子裏被軟禁,有兩年之久(2830)。這給了他極大的自由,讓他能夠傳揚福音。

 

“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主耶穌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2831

 

就這樣,使徒行傳結束了講述這段約30年左右的歷史,在其中福音被傳遍了當時已知的、文明的、可以到達的整個世界。保羅傳講了神的國,也教導了關於基督的事。

“使徒行傳”其實並沒有結束──路加只是在這裏停止了他的記述而已。

沒有根據說明保羅在他的“第一次被囚”于羅馬時(約主後6162年)被審過。在此期間,他很可能寫下了所謂的“監獄書信”,就是以弗所書、哥羅西書和腓利門書。

最可能的情況是:

沒有證人從耶路撒冷來對保羅作不利的見證,所以他被釋放了。

保羅花了幾年的時間在以弗所、馬其頓和亞該亞的教會中事奉。

保羅寫下了提摩太前書和提多書。

約在主後6667年的時候,保羅在尼祿王對基督徒的強烈迫害中再次被捕,這是他的“第二次被囚”。

這一次保羅很可能對該撒(皇帝)作了見證。

這一次他寫下了提摩太后書,這是他的最後一本書。

傳統說保羅在不久後就被砍頭了。彼得也是在大約同時殉道。

保羅的的確確實現了使徒行傳18,他不光在一生中在全世界為基督作見證,而且也用他的死為基督作見證(這就是“殉道者”一詞的涵義)。

保羅成就了神對他一生的目的。因為“聖靈通過使徒們所行的”,整個世界都再不一樣。教會因著保羅等人的工作成為了一個健康的、有生命的、活的基督的身體。

教會在五旬節時“誕生”,在逼迫中“開花”,被聖靈的能力和使徒們所傳講的神的道所“建造”。

這還是一個正在進行中的過程。我們應該繼續為此努力,直到基督再來的日子。

 

主要教導:

 

耶穌在復活後的40天向多人顯現。

信徒應該靠著聖靈的能力向全世界為基督作見證。

耶穌再來時將用象他升天時一樣的方式。

只有通過聖靈的強有力的作工,人才能得救恩。

基督被人釘上十字架是因著神的主權的計畫。

以聖靈的力量去傳講神的話就會結出果子。

教會應該作──

團契

教導

禱告

讚美

敬拜

傳福音

教會的工作就是──

向失喪者傳福音

造就得救的聖徒

耶穌是我們唯一需要向人們提供的東西。

救恩需要悔改。

當我們傳講福音的時候,遇到逼迫是正常的。

我們必須聽從神,而不是聽從人。

禱告會使我們作見證有力量。

信徒應該分享他們一切的所有,以滿足教會的需要。

向聖靈說謊和欺騙人是嚴重的罪。

當福音成為神的工作時,無人可以抵擋得住。

神的僕人應該是──

明智的

有好名聲的

充滿聖靈的

牧師應該集中精力在禱告和傳講神的道上。

以色列棄絕了她自己的彌賽亞。

逼迫造成教會分散和增長。

受聖靈是得救恩的證明。

舊約指向基督。

耶穌就是舊約在以賽亞書中所預言的那位受苦的僕人。

只有神的能力才能造成一個真正的轉信歸主。

新信徒需要先成熟,然後才能被給予有權柄的職位。

耶穌已經成就了(從而結束了)舊約律法中的規條方面。

福音是給猶太人的,也是給外邦人的。

罪得赦免是通過信耶穌基督而來。

神在尋找充滿信心和聖靈的好人。

信徒先被稱為“信從那道的人”,然後被稱為“基督徒”。

早期基督教教會的中心從耶路撒冷轉移到了安提阿,從那裏保羅開始了他的三次宣教旅程。

有些傳講福音的人會被殺、殉道。

神的話在教會裏造成屬靈的和數量的增長。

聖靈分派人事奉神和作宣教士。

地方教會應該差派宣教士。

對福音,總是有些人接受,有些人拒絕。

神在尋找這樣的人──

尋求神

有順服的心

願意在自己這一代人中服侍和完成神的目的。

彼得基本上是對猶太人的主要使徒,而保羅則是基督的對外邦人的主要使徒。

救恩是從亞伯拉罕之約的第三條應許而來。

用聖靈的力量傳講的福音能攪動人的靈魂,使得人們起紛爭。

信徒應該互相堅固和勉勵。

信徒應該懷著歡喜的心報告神通過他們所成就的事。

每間教會都應按立屬靈上合格的長老。

救恩只需要對基督的信心。

人要得救,不必先成為猶太人。

我們要去某個特定的地方事奉神,應該順服神的呼召。

我們應該與不信者論理,證明福音是真理。

我們應該熱切地每日查考聖經,要檢察人所教導或傳講的是與不是。

福音的核心資訊是基督的身體從死裏復活,它保證使人得到赦罪和永生。

真正的悔改包括轉向主,和從實際行動上轉離罪。

我們應該在愛和真理中互相糾正對方教導的錯處。

長老、監督和牧師的職能基本上是等同的。

牧師必須通過教導正確的教義來小心防備錯誤的教導。

神的旨意有時對信徒包括不公正的受苦。

我們應該隨時準備好為基督的福音作辯護,福音的核心就是基督和他在十字架上的工作。

神用他的方式、在他的時刻來完成他的旨意。

我們應該永遠也不羞于或恥於在人前為基督作見證。

神對他的應許從來都是信實的(說話算數的)。

信心就是接受神的話的字義(神說是什麼,就信是什麼)。

我們與神的關係重於我們對神的事奉。

我們應該用舊約和新約一起來教導關於基督的事。

 


指導研經題

 

使徒行傳28131

 

為什麼路加這麼詳細地寫了關於到達米利大(馬爾他)的事?

 

 

記錄保羅與毒蛇的事的目的是什麼?

 

 

使徒行傳28110與馬可福音161420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經文忽略了寫保羅在米利大的傳福音?

 

 

在米利大的一幕表現了神的什麼?

 

 

你怎樣描述保羅在羅馬被接待的情況?

 

 

保羅這次在羅馬沒有受審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在羅馬的猶太人是如何接待保羅的?他們的預先狀況如何?

 

 

什麼造成了在羅馬的猶太人中的“議論紛紛(大吵一番)”?

 

 

“使徒行傳”有沒有真正地結束?為什麼?為什麼不?

 

 

教師手冊

 

教導重點:                            第二十六課

 

經文:    使徒行傳28131

 

金句:  “保羅在自己所租用的房子裏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膽傳講神的道,將主耶穌的事教導人,並沒有人禁止。”(283031

 

主題:    在米利大的事工

                在羅馬的事工

 

焦點:  使徒行傳的衝擊

 

主旨:          使徒行傳雖然結束了,但是對徒18的不斷的完成還在繼續,直到主耶穌再來的日子。

 

教導方法:

 

簡要地總結使徒行傳28章。

用全書圖表作為指南,對使徒行傳全書給出一個綜覽。

用以下問題中的一個或幾個與學員們進行交流或討論──

使徒行傳全書的關鍵經節是哪一句?為什麼?

使徒行傳中的哪一個人物對你影響最大?為什麼?

使徒行傳中的哪一條原則、概念或真理對你衝擊最大?為什麼?(見學生手冊第26課中的“主要教導”)

年在使徒行傳中學到的哪些使你最吃驚?哪些對你最有幫助?

你在學習了使徒行傳之後,準備在自己的思想或行動上作哪些改變?

你自己參與了哪些完成徒18的活動?

—— 莫克《使徒行傳系統查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