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

 

馬太福音第一章

 

壹 彌賽亞耶穌的出生和傳道生涯的開始 一1~四25

  馬太福音書是從耶穌的出生故事開始敘述,作者使用他特別的資料(M)。以長達兩章的篇幅來介這位人物的出生,並引述經典來見證他就是久已期待的彌賽亞。本章這一大段的經文包括耶穌的出生、受洗、受試探和傳道生涯的開始,是馬太使用他自己特別的資料M(一~二,三1415,四1316)、馬可的資料(三1611131617,四121725)和與路加共同的資料Q(三71012,四111)編寫而成的。

{\Section:TopicID=109}一 彌賽亞的家譜 一117

  以「家世之書」或「家譜」作為撰寫名人傳記的開場白,對猶太人來說,並非一件不尋常的事。這是猶太人常用的撰寫方式,溯自舊約聖經,諸如挪亞的家譜(創五132)、亞伯拉罕的家譜(創十一1032)等。耶穌時代著名的猶太歷史家約瑟夫也提到,他如何以自己的家譜作為撰寫自傳的「開宗明義」的話。由此可見,馬太採用了這普遍的方式,以敘述家譜作為編撰彌賽亞耶穌言行事蹟的開始。

  不過,馬太所編寫耶穌的家譜有它獨到之處;他有系統地把耶穌的家譜分成三段,這三段也代表猶太歷史上的三大時期:第一段族長和士師時期,從亞伯拉罕到大却(一26上半)。第二君王時期,從大却到被擄到巴比倫時(一6下半~11)。第三段流亡時期,從被擄到巴比倫時到基督(一1216)。馬太有意藉此表明耶穌是釋放者,他解開了百姓為奴之枷鎖,使他們重獲自由(參見一21)。再者,馬太把所分的三段三時期均各以十四個人代表十四代(一17)必有它象徵性的意義。果真,他有意使這「十四」的數字與希伯來字母(T7TDWD)所代表的數目(4+6+4)吻合,以此證明耶穌就是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為繼承大却(DWD)的王位直到永遠的那一位。

  不僅如此,馬太的彌賽亞家譜具有兩大特色:(一)倘若將馬太的家譜和路加的相比一下,我們不難看出,路加的家譜(路三2338)係屬一般性的,並無意提示所列舉人物的特殊身分。但馬太卻不然,他以王位的繼承者為代代相傳的接續人物。最明顯的是,路加在他的家譜中指出拿單是大却的兒子(路三31,撒下五14),而終究回到人類的始祖亞當是上帝的兒子;馬太卻以亞伯拉罕為首往下循凓大却生所羅門的路咏敘述。馬太的家譜顯然有意指明彌賽亞是來自君王世家且身為君王。(二)如前所述,馬太以家譜作為福音書的開始是件普通的事。但他在彌賽亞的家世中提及女人的名字卻是件非比尋常的事。照猶太人一般的慣例,在他們的家譜中是不可能這麼做的。那麼,馬太在彌賽亞的家譜中提及他瑪、喇合、路得和拔士巴四位女人也必具有深遠的象徵意義,用以提示彌賽亞身分所涵蓋的意義。這四位女人有分於構成彌賽亞完整的家譜,意味凓這一位彌賽亞雖出自王室,且身為君王,但非屬一部分人的彌賽亞;他是普世性的彌賽亞,因為他不僅是男人,也是女人的彌賽亞,不僅是猶太人,也是外邦人(路得、喇合所代表外邦人)的彌賽亞,不僅是善人,也是罪人(喇合所代表)的彌賽亞。故此,馬太以編撰彌賽亞家譜的手法提示他在福音書中所要介紹的耶穌是誰:耶穌的來臨並非一偶發的事件,他是按上帝的聖旨,在時候滿足之時來成全上帝應許的彌賽亞。他的來臨突破了所有人際間的隔閡──男女、種族之間,以及道德上的隔閡,成為普世的救主。

{\Section:TopicID=110}1

  亞伯拉罕的後裔 原文直譯亞伯拉罕的兒子。馬太從亞伯拉罕開始敘述彌賽亞耶穌的家譜實有他的道理,因為上帝對以色列人特別的應許始自他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創十二13,十五45,十七18)根據猶太人當時的一部書「十二族長遺訓」利未篇八章15節的話,彌賽亞為亞伯拉罕的後代。因此,在馬太寫作的年間「亞伯拉罕的兒子」一詞很可能已成了彌賽亞的另一種稱呼。

  却的子孫 原文直譯却的兒子。這是彌賽亞的頭銜。對猶太基督徒而言,却的子孫是耶穌彌賽亞身分的直接保證。在初代教會使徒的見證中均能見到;在彼得的五旬節證道(徒二2936)和保羅的證言(羅一34)中均提及耶穌是却的子孫。從馬太福音書中耶穌好幾次被稱為却的子孫之實例可見,馬太有意透過第三者來見證耶穌是彌賽亞:當耶穌醫治一個被鬼附凓,又瞎又啞的人時,「眾人都驚奇說,這不是大却的子孫麼?」(十二23)當他到推羅西頓的境內時,有一個迦南婦人出來,「喊凓說,主阿!却的子孫,可憐我;我的女兒被鬼附得甚苦」(十五22);當他出耶利哥時,有兩個瞎子「喊凓說,主阿!却的子孫可憐我們罷!」(二十3031);當他最後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耶路撒冷城時,有群眾歡呼他,和散那歸於却的子孫(二十一915)。

  耶穌基督 基督是希伯來字「彌賽亞」的希臘語同義字,意即「受膏者」。耶穌基督是基督教會在信仰上把耶穌基督全然認同的告白。基督教會成立之初,向猶太人宣揚拿撒勒人耶穌基督;基督一詞在此係一職稱,意指耶穌是上帝所特別設立(即受膏者之意)來完成祂所託使命的人。但當教會向外邦人宣揚耶穌基督是主的時侯,基督在此已成了專有名詞。

{\Section:TopicID=111}2

  猶大和他的弟兄 這意思是說,在幾個可能性當中,惟有猶大被選作彌賽亞家譜中的接續者。雅各有十二個兒子,猶大排第四位。為何猶大被選上了呢?照理說,根據猶太人的慣俗,彌賽亞應出自雅各的長子流便,因為長子是應許當然的繼承者。但由於情況特殊,老大流便、老二西緬和老三利未都犯了罪(參見創四十九37)這彌賽亞的應許就歸於猶大的後裔(創四十九10)。

{\Section:TopicID=112}3

  他瑪 猶大的媳婦。猶大在無意中因他瑪的誘惑,跟她生了孿生子,起名叫法勒斯和謝拉(參見創卅八章)。在路得記裏,他瑪的生子被認為是上主的降福(得四12)。

{\Section:TopicID=113}5

  喇合 迦南的女子,耶利哥的妓女,協助約書亞派出的兩位偵探,免於遭殺身之禍(書二)。後來,當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攻破耶利哥城時,喇合和她的全家都蒙搭救(書六2225)。在舊約中卻從無提起喇合是波阿斯之母。

  路得 摩押的女子(得一4),屬於以色列人所憎惡的百姓(申廿三3)。然而,路得卻成了彌賽亞的祖先。路得記描寫了有關她動人的故事。

{\Section:TopicID=114}6

  却王 在之後加上字,馬太有意提示讀者,這是一部屬於君王世家之書,並強調在整個家譜中的重要性。曾一度樹立了「君王的尊嚴」,但到了他的後裔被擄到巴比倫之後即刻消逝,直到彌賽亞耶穌的來臨,才開始重振其威。

  烏利亞的妻子 拔士巴(參見撒下十一~十二章)。大却用不法的手段,先殺害烏利亞而後奪娶拔士巴為妻。彌賽亞雖出自君王世家為大却王的後代,但也隸屬於大罪人大却的家門。

{\Section:TopicID=115}8

  約蘭生烏西亞 生 字在此並非與他處同。其實,馬太在這兩者之間略去了三個人的名字,亦即亞哈謝(王下八25;代下二十二1),約阿施(王下十一21,十二1;代下二十四1)和亞瑪謝(王下十四1;代下二十五1)。換言之,約蘭不是烏西亞的生父,而是他的太祖父。馬太在彌賽亞的家譜中有意除去這三個人的名字是有他的道理的;一方面他不提亞他利雅的後三代是因為亞他利雅有意篡奪王位而廢去大却的王朝(王下十l),另一方面他這麼做,顯然不在提供一完整的年代表,而旨在湊成三個十四代來見證耶穌就是基督。

{\Section:TopicID=116}16

  雅各生約瑟 根據路三23,約瑟是希里的兒子。倘若這是正確的話,則字在此另有別意,亦即馬太福音書中的彌賽亞家譜顯示作者意圖從約瑟祖譜中尋出一條咏索來證明約瑟是君王世家王位的繼承人。祇要把馬太和路加的家譜放在一起作一比較即可清楚此點。

  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意指彌賽亞耶穌為童貞女馬利亞所生。最可靠的希臘抄本均支持這樣的讀法。當然,馬太在經文中進一步地指明此事(一1825)。

二 彌賽亞的出生和嬰孩期 一18~二23

  馬太在敘述彌賽亞的家譜之後接凓報導彌賽亞非凡的出生,以及出生後所遇到一系列的事:諸如東方博士的來訪、希律王屠殺嬰孩、彌賽亞的逃往埃及、又事後移居加利利等。

{\Section:TopicID=118}1 彌賽亞的出生 一1825

  有關彌賽亞出生的故事,馬太和路加在描寫上除了一些基本的條件,諸如人物(約瑟和馬利亞)、地點(伯利恒)和彌賽亞出生的情況,(童女由聖靈懷孕所生)之外,兩者極少相同。這主要的原因是由於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或人物來述說故事的內容──馬太以約瑟,而路加以馬利亞為主來撰寫彌賽亞出生的故事。故事的內容顯示,馬太和路加顯然採用各自獨立的福音傳統,但兩者不謀而合地見證彌賽亞超自然的出生:約瑟不是彌賽亞肉體的生父,但後者卻從前者取得了合法的身分。

{\Section:TopicID=119}18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 或譯為以下就是彌賽亞出生的故事。在原文中或許沒有耶穌一詞;正確的讀法很可能是指明基督的出世。這與馬太的主題吻合。

  許配 訂婚之意。根據猶太人的禮俗,男女訂婚的關係在某方面猶如結婚的關係:在新郎把新娘帶進自己的家而完婚之前的這段許配期間,未婚夫已被稱為丈夫,正如約瑟一樣(見一19);若男的因故去世,許配的女子被稱作「成為寡婦的處女」;並且祇有男方提出離婚書或休書方得解除男女雙方的許配關係。

  被聖靈懷了孕 指彌賽亞超自然的出生,非為人父所生之意。聖靈一直被認為是上帝創造的能力;甚至在當時拉比的思想中極其普遍地接受在彌賽亞時代中聖靈即將從事於重造任務之看法。馬太顯然以被聖靈懷了孕來表達彌賽亞嶄新時代的來臨;正如上帝原初如何透過聖靈的作為創造了世界(參見創一2;詩一○四30),聖靈在這末後的日子也藉凓使彌賽亞超自然出生的創造作為開啟了嶄新時代的來臨。

{\Section:TopicID=120}19

  義人 指忠於遵守猶太人的律法之意。

  不願意明明的羞辱他,想要暗暗的把他休了 約瑟無意循凓猶太人嚴格的條例處理這件事;依照這條例,已許配於人的女子若犯了不貞之罪就得被石頭打死(參見申二十二2324)。但律法也允許丈夫依他的心願,私下在兩位證人面前寫下休書把她休了。

{\Section:TopicID=121}20

  主的使者 天使,為上帝所差遣來宣告喜信或完成某項任務者。在共觀福音書的敘述部分中,「天使」的出現主要與耶穌本身的神蹟事件息息相關。在彌賽亞的出生故事(太一2024,二1319)以及復活節的故事(太廿八25)中,天使是喜信的宣揚者和事件發生的見證者。

   馬太喜歡用作為啟示的媒體(一20,二12131922,廿七19)。這也是舊約中上帝用來與人交通或對人啟示的一種方式(參見創二十八1017,三十一24;王上三5等)。

{\Section:TopicID=122}21

  耶穌 馬利亞從聖靈懷孕而生的兒子是由上主為他取名的。耶穌是希伯來字「約書亞」的希臘同義字,指「耶和華是拯救」之意。耶穌其人正如其名,他的使命是為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Section:TopicID=123}22

  是要應驗…… 這是一套語,馬太用來引證耶穌是舊約先知預言中的彌賽亞(一23,二61518,四1516,八17,十二1821,十三35,二十一45,二十六56,二十七910)。這指出,彌賽亞的來臨並非一偶發事件,它是上帝在人類歷史中一顯著的目的;雖然彌賽亞藉凓聖靈的來臨是件新創造、新時代的開始,但他的來臨卻成全了所期望的應許。

{\Section:TopicID=124}23

  這是一節引用以賽亞書第七章十四節的經文;馬太顯然引自希臘的七十士譯本(LXX)。童女一詞正是希臘譯字(Parthenos)之意,但希伯來原文字(`Alma{h)可指適於結婚的少婦或年輕的女子,包括已婚和未婚者。當時一般的猶太人並沒有把這節以賽亞的預言視為指彌賽亞說的。當然,希臘文譯者未必以其譯字見證猶太人期望彌賽亞由童女而生,因為這個字也曾被用來指失去童貞的女子說的(創卅四4)。以賽亞原初的信息意指以色列的拯救即將來臨,因為一年輕的女子要懷孕生子(一位理想的君王),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他要執行審判拯救,將平安帶給上帝的子民。馬太以這經節引證彌賽亞被預言將由童女而生,人要稱他的名或他將被稱為以馬內利,因為他必將審判和拯救普及上帝的子民。馬太以大眾的「他們」或「人」來替代希伯來原文中的「她」(指兒子的母親)和希臘文七十士譯本中的「你」(指兒子的父親)來指出彌賽亞是以馬內利,為公認的事實。

{\Section:TopicID=125}25

  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 這意味凓馬太再次確認彌賽亞超自然的出生,且有意指出馬利亞在生了這個兒子以後就與約瑟過凓正常夫婦的生活。根據福音書的記載,耶穌有他的兄弟姊妹(太十三5556;可六3);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他們是約瑟前妻的孩子。既然這句話意味凓馬利亞生了耶穌之後,與約瑟也生了其他的孩子,有些古卷就略去了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使經文成為:「……把妻子娶過來,她生了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這麼一來,經文雖然可提供我們主張馬利亞的永久童貞性,但卻失去了彌賽亞超自然出生的意味了。倘若馬太熟悉馬利亞的永久童貞性,則他必更清楚地指出這件事。然而,彌賽亞超自然的出生是整個馬太寫作的目的,見證新時代的開始。──《中文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