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的時候,耶穌出來,走到曠野地方。眾人去找祂,到了祂那裡,要留住祂,不要祂離開他們。」(路四42)
「天亮的時候」直譯為「但白天來臨的時候」。「天亮」希臘文是 hemera(發音為赫梅拉),意思是日子和白天的某一段的時間。主耶穌在迦百農,整日整夜不辭勞苦地工作,醫病趕鬼,但祂在天未亮的時候,先爭取時間到曠野禱告。這說出無論多少事工,不能影響祂與天父之間的交通;工作並沒有奪取神在祂身上的地位。可見,祂無論如何忙碌疲累,都不能影響與天父之間的交通;無論工作上有多大的成就,都不會奪取神在祂身上的地位。哦!這就是祂能力的來源,作工有果效的秘訣。對祂來說,這也是一段享有絕對平安、寧靜、喜樂的時刻。
早晨「天亮」的時候是親近神最好的時間。那時,不只環境最安靜,並且心境也最安祥合適。所以主耶穌清早起來「走到曠野」就是為著禱告。主作為一個「人」,主耶穌到曠野地方是為著禱告。祂作為一個「人」,需要藉著常常禱告,和父神保持交通連結;並藉著禱告明白神的旨意。此外,祂需要藉著常常禱告,和父神保持交通連結,並從父神汲取能力。我們的主都須如此,更何況我們就更需要禱告,好好地親近神,保持與祂親密的交通。因此,無論我們每天有多少事情要做,無論怎麼忙碌,總不可忽略撥出一段時間,一定要有時間,先要禱告與神交通。千萬不要因著繁忙的生活,而忽略了與神單獨會面的時間。
主耶穌在天亮時獨處說出祂忙碌中仍尋求父神的加力,好專注傳揚神的話。親愛的,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有沒有保持與神密切的交通呢?
【先調正中音】
一位神的僕人問一位調音師:「這樣的大風琴,上面琴子如許之多,你怎樣調音,能使他們和諧呢?」修琴人回答說:「我先將最中間的『C』音調到正確,然後再使其他的琴子都與它調和。」因此,我們必須早起,與神親近,同他調至和諧,然後才能在一天中和所接觸的人、事、物和諧。戴德生也說過:「哪有先開音樂會,然後才調和樂器呢?每天讀經、禱告、先與神調和,然後再與人見面辦事。」
【先要與神交通】
清早主耶穌便獨自一人,走了出去。主耶穌首先要與神同在,這樣祂才可以滿足人們迫切的需求。在一九一四至一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次,有一個軍事會議正要召開,所有將領俱已出席,但最高指揮官福煦元帥(Marshal Foch,1855~1929)卻未見露面。有一個與元帥相稔的將官說道:「我知道可以在那裡找到祂。」他帶著一干人等,來到距總部不遠的一所殘破的小教堂,就在聖壇之前,他們看見這個偉大的軍人正在跪著禱告。
【禱告之時】
禱告之時,甘甜之時!
使我離開煩惱之事;
來到神的座前發表所有意願,
所有需要。
當我遇到重壓、憂愁,
我靈卻常得著自由;
不陷惡者所有佈置,
因為有你 ─ 禱告之時! 上一則|下一則
使我離開煩惱之事;
來到神的座前發表所有意願,
所有需要。
當我遇到重壓、憂愁,
我靈卻常得著自由;
不陷惡者所有佈置,
因為有你 ─ 禱告之時!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