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第三次傳道行程(二)

〔聖經人物〕

【幫助門徒領受聖靈】

「問他們說:『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也未曾聽見有聖靈賜下來。』保羅說:『這樣,你們受的是什麼洗呢?』他們說:『是約翰的洗。』保羅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他們聽見這話,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就說方言,又說預言。」(徒十九2~5)

路加記載保羅幫助以弗所的十二個門徒領受聖靈。保羅到了以弗所,遇到幾個受施洗約翰洗禮的門徒,他們信的時候沒有受聖靈,只受了約翰的洗禮。保羅陳明了施洗約翰工作的本質。他們十二個人就奉耶穌的名受洗;然後保羅就按手在他們的身上;於是聖靈就降在他們身上;他們受了聖靈之後,就說方言,又說預言。請注意:靈恩派的人引用本段經文來證明,凡是正確得救的人必然會領受聖靈的澆灌,得著聖靈的恩賜,會說方言和預言。但這是誤解聖經,將聖靈在新約教會初期「特殊」的工作解釋成「普遍」的工作。其實,從人信主的那一刻起,便受聖靈的洗,歸入基督的身體;並且有聖靈的內住,受了聖靈的印記,得著聖靈為憑據。

保羅在以弗所的時候,幫助這十二個領受約翰悔改洗的門徒,

  1. 1.  認識三種的洗:
    1. (1) 約翰的洗 ── 經歷了悔改轉向神
    2. (2) 奉主名的洗 ── 經歷了歸入主耶穌的名下,與主同死、同復活
    3. (3) 聖靈的洗 ── 經歷了聖靈澆灌的能力,有份於聖靈的恩賜
  2. 2.  領受全備的救恩的次序如下;
    1. (1) 悔改
    2. (2) 信主耶穌
    3. (3) 奉主耶穌的名受洗
    4. (4) 經歷聖靈的澆灌

    保羅發覺這些人只認識約翰的洗,對聖靈全然不知,就指正並引導他們,而填補了他們在真理上和經歷上的空缺。他們聽見保羅的教訓,就遵守了,並奉主耶穌的名受洗。然後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像在五旬節那樣領受了聖靈。基督徒真理的認識絕對不可含糊。人對真理的認識如果有缺欠,雖然不致嚴重到因此不能得救,但會影響到他們得救之後奔走天路的情形,所以在真理方面的教導仍極重要。但願我們先竭力在聖靈的真理上裝備自己,好將我們所教導的人帶到正路上。

此外,這裡有一點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保羅問他們說:「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這句按原文的結構,「信」「受」是同一時式,表示「相信主」和「領受聖靈」是同時發生的;這也表示「領受聖靈」並不是「相信主」之後的一項恩賜。由此可見,保羅在此所問的,是指聖靈的內住,而不是指聖靈的澆灌。保羅在此提問此問題的用意,不是要斷定他們是否得救,而是要斷定他們對救恩的真理是否有足夠的知識。經過了下面的補課之後,保羅在日後寫《以弗所書》時,就能對以弗所的聖徒說:「你們……既然信祂,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弗一13~14)。

有些解經家認為這十二個門徒是施洗約翰的門徒,而不是基督徒,難怪他們既未領受聖靈,且未曾聽見有聖靈這回事,因此他們還沒有得救。這種見解是錯誤的,其理由如下:

  1. 1.  保羅並沒有糾正他們的信心,換句話說,他們的信心不成問題
  2. 2.  他們若不是得救的,那麼保羅就是在這裡傳揚藉受洗得重生了,但人得重生,不是藉著外面受洗的行為,而是藉著裡面的信心
  3. 3.  人得救並不是由於先對聖靈有所認識,換句話說,人總是先對聖靈的工作有所經歷,然後才對祂有所認識
  4. 4.  他們所沒有領受的,乃是指降在他們「身上」的聖靈,而不是指住在他們「裡面」的聖靈;他們在相信時已經領受了聖靈的重生和內住,但尚未經歷如初期信徒在五旬節時所經歷的聖靈的澆灌
  5. 5.  我們不能因為沒有聖靈降在人身上的憑據,就說人沒有聖靈;聖靈在人裡面,乃是在人相信接受主的時候,就有了
  6. 6.  聖靈住在人的裡面,並不是從受洗和按手得來的
  7. 7.  若說必須經歷聖靈降在身上,具有說方言和預言的證據,才算得救,則與新約聖經「因信稱義」的真理相違,恐怕今天絕大多數所謂的基督徒也還沒有得救
  8. 8.  在基督徒的屬靈經歷中,大多是在得救之後,才知道有聖靈降臨、方言、預言等事。

【默想】

  1. 1.  十二個門徒在相信時,已經領受了聖靈的重生和內住,但對聖靈的認識「毫無所聞」。我們對救恩的真理是否有全備的知識?是否還需要補課呢?
  2. 2.  基督徒享受救恩最大的把握,乃在於認識聖靈的同在與充滿。但我們是否幫助人經歷聖靈的充滿?

上一則下一則